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元世祖时,派姚天福为山北辽东道按察使,姚天福组织人兴修水利和教授农田种植方法。元仁宗时,派徐善卿为沙井路(在新疆天山北)总管府判官,徐善卿劝教居民力田耕稼,又设学校加以教育。这些举措
A.平衡了边疆与内地的经济利益B.有助于增强边疆与中央的联系
C.增强了地方上行省的经济实力D.是对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历史学家认为,行省演化为地方最高官府后,仍然长期保留着朝廷派出机构的特性,“并非纯粹的地方官府”。这一观点意在说明当时行省
A.具有双重的性质B.扩大了地方的权力
C.没有的管理实权D.是我国省制的开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从地理形势上看,元代湖广行省的归州西扼长江三峡,遏制四川行省。同时,又犹如打入江北河南行省的楔子,使其不能独据长江北岸之险。由此可见,元代行省划界旨在
A.便利边疆治理B.平衡南北经济C.发展交通运输D.巩固国家统一
2021-11-05更新 | 763次组卷 | 15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学者认为:元朝大一统的成果,不仅表现为版图辽阔,而且表现为对边疆控制的强化。很多过去大一统王朝的“羁縻之州”,到了元朝“皆赋役之,比与内地”。元朝为巩固统一所采取的措施有
①设安西都护府   ②修驿道,设驿站和急递铺
③实行行省制度   ④设立宣政院和澎湖巡检司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 . 元朝时,路、府、州县在行省督办下征集赋税,由行省汇总并将其中七成解运京师,留三成供地方支用;行省严格管束地方的经费,有权批准金额在一千锭以内的开量销。行省的这些规定
A.有利于增加国家收入B.体现集权与分权的结合
C.造成了地方积贫积弱D.因权力过大易滋生腐败
6 . 下表是元朝行省以下地方官员的设置情况,由此可知该举措
元朝行省以下地方官员的设置(部分)一览表
机关与官员执掌与任用
地方官路府鲁花赤一员(正职)知府或府尹一员掌府事
达鲁花赤一员(正职)州尹一员掌州事
达鲁花赤一员(正职)知州一员掌州事
达鲁花赤一员(正职)尹一员掌县事
注:达鲁花赤是蒙语,本义是镇守者、制裁者、掌印者,有如现代之中央特派员,负责监督各级的地方官,且规定只能由蒙古人和色目人担任,往往是各地的真正掌权者。
A.有利于民族之间的融合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是地方制度的重大变革D.效仿于辽朝南北面官制度
8 . 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元人所谓‘行中书省’,即是活动的中书省,即中枢政权之流动分布。其意惟恐一个中央政权不足控驭此广土众民,乃专为蒙古狭义的部族政权而设此制度。”可以判断,“行中书省”是
A.中央的派出机构B.皇帝的中枢秘书机构
C.地方的自治机构D.掌管民族事务的机构
2021-01-26更新 | 364次组卷 | 16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神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朝代制度后果
郡县制
汉初郡国并行七国之乱
汉武帝推恩令、刺史
节度使藩镇割据
文官任知州,设转运使统管财政
行省制
A.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B.文人治国利于国家稳定
C.地方割据势力不断发展D.中央集权制度探索前行
10 . 某同学在研究中国古代史某一政治制度时,找到了以下材料:“无论是作为朝廷的临时派出机构,抑或作为常设的地方最高官府,其代表中央进行政治控驭和军节镇遏的色彩,一直非常浓厚。”该同学研究的政治制度:
A.使得皇权空前强化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C.拥有大权不受中央节制D.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
2020-11-01更新 | 376次组卷 | 29卷引用:陕西省西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