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建立后,继承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成果,最突出的是汉族的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唐朝的汉族⋯⋯其内涵更加丰富,因此才能够产生“华夷一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但是,整个唐朝的发展历史也是曲折的,一方面是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深度和广度在向好的方面变化,但另一方面也存在民族之间的利益冲突、文化适应问题……整个唐代,唐朝在民族关系方面,主要是与突厥、吐蕃、回鹘、南诏国等民族政权发生着友好的交往、交流,同时也存在矛盾冲突。当然,这些民族政治力量控制的地区对大一统国家的发展也并不是没有贡献。

——王文光、胡明《隋唐时期民族共同体思想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材料二:作为意识形态界域中的四等人制,其总体精神的形成,首先是以二元的思维进行,将蒙古、色目人划分一元。汉族人(包括汉、南人)化为一元,不同的元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团,简单化的二元管理思维和二元现实集团,确保了蒙古贵族的统治地位……元朝幅员辽阔,地域差异大、民族如此众多,各个民族拥有不同的风俗习性,经济基础也各不相同,所以统治阶层只能客观地采用因俗而治的策略……实际上这种“四等人制”并无特别的民族分化倾向,主要反映的是元朝这一多民族统一国家建立发展的历史过程。

——马巍《蒙元民族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列举三例唐朝民族治理的措施,并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元朝对不同民族采取差别对待措施的目的,并指出作者认为“四等人制”在元朝确立的必要性。
2024-03-3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西北用兵的需要,北宋在西北沿边建立了大量堡寨,虽其设立的初衷是出于军事需要,但实际上推动了西北地区的经济开发,出现了“蕃汉交易,市邑富庶,全胜近边州郡”的繁盛局面,一些堡寨甚至发展为较大的城镇。而范仲淹开通与蕃部接壤之边界榷场,进行互市,使边民互通有无。一时间“羌汉之民,相踵归业”者达“数万户”。

——杜雪飞《宋代边疆市场研究》

材料二   元“始开唐徕、汉延、秦家等渠,垦中兴、西凉、甘、肃、瓜、沙等州之土为水田若干,于是民之归者户四五万,悉授田种,颁农具;更造舟置黄河中,授诸部落及溃叛之来降者”。以后由于大量汉人、蒙古人、回鹘人以及来自中亚的穆斯林教徒的迁入,与他们和睦相处、繁衍生息……在元代的记述中,回回一词的含义已经发生了变化……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最终形成了我国的一个单一的和新的民族民称。

——摘自尹江伟《党项民族溯源及其最终流向探考》、杨万全《回族族源探讨》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与北宋对峙的西北少数民族政权的名称,并结合所学,概述北宋为维护西北边防安定所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河西地区民族的特点,并结合所学,概述元朝在河西地区的统治措施及其积极影响。
2024-01-3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