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末年,北方汉人纷纷避乱,北出长城,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耶律阿保机在建立辽国之后,就使用了从燕蓟地区俘虏去的许多汉族士人,如康默记、韩延徽、韩知谷等人,仿照汉制为辽国制定一些典章制度。西夏元昊仿效北宋政府的组织,建立了一整套官制、兵制。

——摘编自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等

材料二   元代多元文化体系内的交流影响,并不局限为先进文化影响落后文化的单向变动,而是蒙、汉、色目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涵化”。这些显然有利于蒙古、汉地⋯⋯吐蕃各自文化在多元刺激竞争中不断吸收外部有益营养而良性发展,最终成长为19世纪末中华民族和文化共同体的五大组成部分之一。

——摘编自李治安《元史十八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古代史知识,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信息押题卷(二)历史试题
2 . 下列文物见证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物信息介绍
“书同文字”木方该木方用诏令使用的篆字写成,其内容说明秦朝在全国范围内规范了文字的字形与字体,以及官职、法律等方面的用语。
上林三官五铢钱铜范古代铸币模具称为“钱范”。西汉初年,私铸钱盛行。汉武帝“悉禁郡国毋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此文物是武帝时期实行货币专铸政策的实证。
唐景龙三年尚书比部符该文物是唐代尚书省向各州府下发执行的政务文书,文书中载“牒奉者:今以状下,州宜准状。符到奉行”。
大元帝师统领诸国僧尼中兴释教之印八思巴受封帝师,领宣政院事,代表中央政府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务。此后,元朝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帝师制度。此印为元成宗赐给第五任帝师的印信。

——摘编自中国国家博物馆编《文物中国史》等


根据材料任选一个角度,围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拟定论题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运用至少2个史实,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2-0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回溯历史,来自北、西两个方向的其他民族陆陆续续进入中原,与中原的原住民——华夏族交往、通婚,为华夏文明注入新鲜精悍的血液,丰富了中国人的生物学基因,也丰富了中国人的文化基因。

——摘编自赵冬梅《法度与人心——帝制时期人与制度的互动》

根据材料,围绕“文化基因”,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写出观点,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2024-01-19更新 | 145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民族融合是指历史上两个以上的民族因杂居相处、互相通婚等原因,社会和文化互相渗透、相互影响,差异性缩小,共同性增多,最终融为一体,合而为一个民族。民族融合是民族共同体发展过程中的进步现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华民族是各民族血缘和基因的融合体,汉族有少数民族的血缘和基因,少数民族也有汉族的血缘和基因,各少数民族间血缘和基因也相互渗透。

——摘编自何星亮《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特点和类型》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中国历史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出现过各种各样的统一政权和地方性政权,其中由汉族以外民族建立的政权不在少数。民族政权因其地理和文化上的特殊性,形成与汉族统治王朝不同的特点,无疑也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这些政权之间长期、紧密的互动和联系,不仅使得“大一统”的外延不断扩大,统一规模和深度得以伸展,也使得“大一统”的观念内涵和治理方式更为丰富,进一步巩固了多元一体的统一格局。中国历史上多元互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特点、局部统一造成的交流交往交融的扩大,以及“大一统”在范围与观念上的扩展,共同推动了从局部统一走向大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

——摘编自贾益《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思考中国历史上的“华夷”与“大一统”》


根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论述充分);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当我们重温历史记载的“胡、越一家,自古未之有也”“万里绝域,一德同心,求之古今,所未闻也”“虽云华夷,欢若亲戚”“万邦述职,无隔华夷”“华夷志同,笙镛礼盛”“天地之际既交,华夷之情允洽”“天地交泰,华夷辑睦”等话语及思想时,禁不住激起这样一种历史情怀;“伟哉,中华民族!”

——摘编自瞿林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根据材料,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