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辽国为契丹族所建,神册元年(916),阿保机称帝建号伊始,即着手祀天礼神。他就首位尊奉对象征询群臣,“太祖同侍臣曰:·受命之君,当事天敬神。有大功德者,朕欲祀之,何先?’皆以佛对。太祖曰:“佛非中国教’。(耶律)倍曰:“孔子大圣,万事所尊,宣先。太祖大悦,即建孔子庙,诏皇太子春秋释奠。”阿保机还吸收儒生参政,他任用蓟州玉田人韩知古“总知汉儿司事,兼主诸国礼仪”,“投据故典,参酌国(契丹),与汉仪杂就之,使国(契丹)人知而行之。”在此影响下,一些契丹贵族也主动推行儒教,如渤海人大公晶在良乡,“建孔子庙学,部民化服。”

——摘编自赖美琴《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凝聚力》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阿保机尊祀孔子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阿保机尊把孔子的意义。
2020-02-11更新 | 217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大连八中、大连二十四中、鞍山一中、东北育才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的是
A.杨坚B.耶律阿保机C.元昊D.松赞干布
4 . 华夏认同观念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内容出处
“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魏书序纪》
“辽之先,出自炎帝……奇首(辽先祖名)生都庵山,徙潢河之滨。”《辽史太祖本纪》
“受命之君,当事天敬神。有大功德者,朕欲祀之,何先?”“孔子大圣,万世所尊,宜先。”《辽史》卷七十二
“诏设御史大夫、御史中丞、翰林学士院、大宗正府、殿前都点检……(地方)设路、府、州、县。”《金史百官志》
“祀唐尧于平阳,舜禹于广宁,夏禹于安邑,周文于洛阳。”《北史魏本纪第三》
“其(孔子)道可尊,使万世景仰。”《金史熙宗本纪》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少数民族政权华夏认同的主要角度。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少数民族政权华夏认同的历史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历史上有胡人无百年国运的说法,乍看以为只要是胡人建立的国家,国祚只能存在不到一百年。但辽的国运达120年,只换了9个皇帝,每个皇帝在位的时间都很长,这是因为实行的办法进行治理
A.郡国并行制B.蕃汉分治制度C.猛安谋克制度D.行省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耶律德光统治时期采取了“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在中央设南面官和北面官,其出发点是
A.适应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B.巩固契丹的奴隶制度
C.为了笼络汉族地主官僚
D.推行民族分化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辽史.百官志一》中有“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据此可知,辽朝设置南北面官
A.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特点B.说明汉族与少数民族矛盾尖锐
C.加速辽朝的封建化进程D.维护了本民族落后的社会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辽朝的职官设置分为南、北面官,北面官负责游牧民族事务,实行契丹族原有官制,南面官负责农耕民族事务,仿行唐朝官制;西夏的中央机构有两套官称,一套是汉式,一套是本民族称谓。这表明(     
A.汉族文明具有影响力B.游牧民族开始建立政权
C.地理环境影响政治建制D.民族战争十分频繁
9 . 辽金等少数民族统治者实行“蕃汉分治”的制度,主要是因为当时
A.社会发展水平不同B.民族习俗不同
C.宗教信仰不同D.民族矛盾激化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辽朝设置南、北面官的目的是(  )
A.加强辽的中央集权B.加速契丹封建化的进程
C.适应辽统治区域内的不同情况D.维护本民族落后的社会制度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