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图是著名史学家钱穆先生对古代某一政治制度的评价。这一制度是(     
“行动的中央政府”
“宰相府的派出机构”
“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
“不是为了行政方便,而是为了军事控制”
A.郡县制B.刺史制度C.行省制D.密折制度
2 . 元代中期,陕西四川行省一分为三,成为甘肃、陕西、四川三个行省。黄河以南长江以北组建了河南、江北行省,这两个行省的建立,意味着秦岭—淮河这一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分界线在元代完全被弃置不顾。这说明,元代行省的建立(     
A.强调自然与政治的互动B.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C.体现犬牙相错主导原则D.扩大了地方行政职能
2023-11-23更新 | 3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元代行省职责广泛,举凡行政、军事、司法、赋税无不统揽,代中央收权、代中央节制路府州县的作用相当显赫,但是其人事权、任官权则微乎其微,即便是行省品位较低的官员,也要经吏部铨选。这说明行省的设置(     
A.通过分散地方权力强化皇权B.实现了地方权力的集中
C.兼顾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D.根除了地方叛乱的隐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为加强边防,唐在沿边重镇设立节度使。节度使最初只掌兵权,后来总揽军、政、财、监之权,权重势雄,独霸一方。安史之乱后,藩镇“相望于内地”,“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喜则连衡(横)而叛上,怒则以力相并”。

宋太祖即位后,革除前朝之弊,“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并采取派遣官员监察地方等多项措施,“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宋太宗时,节度使掌控的支郡也被收回,从此“无复领支郡者”。

元朝变革地方行政制度,设立行省。行省官员常以“藩大臣”和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镇守地方;凡行政号令和公文申禀,“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唐、宋、元时期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治理措施。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从唐朝至元朝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规律和发展趋势。
2020-07-11更新 | 9118次组卷 | 106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