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运河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宋建都的开封,有几条水路:绕西北而过的黄河、下东南而去的汴河、出西南的惠民河及接东北的广济河,这几条河唐代便有,只不过因社会纷乱淤塞了,经宋初疏浚和开凿后,形成了以开封为中心的水运交通网:惠民河主要输送河南、淮北各府州向京师提供的粮食。广济河主要输送京东一带的粮食和其他物资。黄河主要输送来自陕西诸州的物资。而全国最富庶的东南六路(两浙路、江南东、西路、淮南路、荆湖南、北路)的漕粮百货,均由汴河运往京师,数目以百万石计,而其他几条仅以十万石计。所以宋人把汴河看作国家的生命线,即使是皇帝,也不敢懈怠。

因为汴河的水是从黄河分流出来的,难免使汴河淤积。为了保证汴河拥有一定的水量,就必须常常疏浚,宋初是每年一次,而后是三五年一次,到最后竟然有20年没有疏浚。后宋人几经改革,最后采用了堵上黄河来水口,导引汴口附近的洛水入河的方法,才暂时解决了汴河水浊的问题。

——摘编自邹逸麟《运河承载的帝国》

材料二:晚清时期京杭运河漕运逐渐衰败……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政府遂令停止漕运……没有漕运的大运河多处淤塞,许多地段已不能通航,运行了2000多年的漕运也成为历史记忆。

——摘编自胡梦飞《辉煌与没落明清京杭大运河漕运的兴衰》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宋运河漕运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的知识,谈谈晚清京杭运河漕运衰败的原因。
2 . 变革,是历史发展的主题,是国民发奋的主题,也是史学研究的一个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雷海宗先生把中国历史以383年的淝水之战为界分作两大周:第一周,大致是纯粹的华夏民族创造文化的时期,外来的血统与文化没有重要的地位。第二周,是北方各种胡族屡次入侵,印度的佛教深刻的影响中国文化的时期。

                                        ——据雷海宗:《断代问题与中国历史的分期》

材料二   日本学者认为唐宋发生了重大变革: 贵族政治的衰颓和独裁的兴起君主和人民中间等级的官吏亦改为选举, 唐宋之交为实物经济之终结,货币经济之开始。人民从束缚在土地上的制度中得到自由解放,贵族式的文学一变而为庶民式的文学,音乐、艺术等亦莫不如此。

——据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材料三   15—18世纪中在欧洲流行重商主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一七七六年亚当·斯密在他的著作中抨击了重商主义,他提倡自由贸易和开明的经济政策。十九世纪中叶英国废弃了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

——据王根蓓 陈雷译 马格努松著《重商主义经济学》

材料四   新民取义于《大学》中革新民习的传统思想。梁启超通过它表述了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塑造新民、建设近代化国家的社会理想。梁启超由热衷政体转型转而致力于国民人格的铸造 ,希望通过维新一国之民来推动社会诸方面的变革。

——据孟昭红《新国家与新国民——梁启超新民理论述评》


请回答:
(1)雷海宗的历史分期依据是什么?这种分期法突出反映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什么特点?
(2)据材料二,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概括日本学者的唐宋变革说的理由并结合自己的知识举出与之相关的重要史实。
(3)材料三,重商主义和自由主义怎样看待政府在经济上的作用?这两种思想反映了欧洲什么样的社会变革?
(4)据材料四,梁启超为推动社会变革先后作了哪些努力?谈谈你对新国民与近代化的关系的认识?
2020-02-06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一中等十校2013届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