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宋代在铜矿坑冶处设置机构,招集坑户,支给本钱;坑户自雇工匠从事开采,采得矿石后即送到官炉中冶炼,所产铜、铅交送官府。如信州铅山坑户募集十余万人昼夜开凿,生产铜、铅上千万斤。据此可知,宋代(     
A.匠户已获得完全人身自由B.钱荒现象得到根本好转
C.官营矿冶业吸纳民间力量D.雇佣劳动关系开始出现
2024-05-09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高中历史
2 . 小麦本是北方的旱地作物。东晋南朝,小麦在南方的种植有所增多,但是分布非常有限。两宋之际,一方面,由于习惯面食的北方人大量南迁,人们对于麦子的需求量大幅增加,麦价飞涨;另一方面,南宋政府大力推广小麦种植,并且制定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因此,小麦的种植面积扩大。据此可知,影响南方小麦种植面积扩大的主要因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B.政府政策的推动
C.小麦种植技术推广D.政治局势的变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新疆出土的元代黄色油绢“辫线袄”,在熟练使用宋锦传统技法的同时,又采用了波斯纳失失料,拼接肩、领、袖及襟边的方式;同时,黄道婆在海南将黎族的棉纺技术与内地纺织技艺结合,创制棉籽搅车、三锭脚踏纺车、弹棉椎弓等工具。由此可知,元朝(     
A.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B.纺织业出现技术融合与创新
C.南方纺织技术超越北方D.技术进步促进棉的广泛使用
4 . 南宋临安“盖东门绝无民居,弥望皆菜圃”;南宋杨万里诗云:“未到衢州五里时,果林一望蔽江湄。”南宋方志记载,“昆山县西三里处有东西杨庄,皆产瓜。”这些可用于研究南宋时期(     
A.南方地区土地所有权的变更B.人口迁徙改变经济重心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得到提升D.传统重农抑商政策废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北宋蔡襄的《荔枝谱》载,当时的闽江下游地区盛产荔枝,其中福州种植最多,“一家之有,至于万株”。福州荔枝不仅运往新罗、日本、流求等邻近国家和地区,而且远销“大食之属”。据此可知,在北宋福州(     
A.弃农经商现象已相当普遍B.海上丝路贸易开始兴起
C.传统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D.政府鼓励种植经济作物
6 . 南宋初年,衢州有地主在告诫后人时讲道,对待佃客应在其耕耘之际“有所假贷,少收其息”; 在水旱之年应“察其所亏,早为除减”;不可“有非时之役”,不可随意“增其岁入之租”。这反映 了当时(     
A.雇佣关系盛行B.土地兼并严重
C.农业生产持续性受重视D.政府大量安置南迁移民
2023-09-11更新 | 130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宋代施行学田制,由朝廷赐予州县置办、民间捐献等方式购置一定数量的土地,作为学校的固定资产,学校这些土地租佃给附近的农民耕种。学田制的推行(     
A.缓解政府财政困难B.减轻农民赋税负担
C.促进了教育平民化D.推动租佃制的普及
8 . 宋朝时期江南逐渐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引种占城稻,提高了水稻的产量。这些变化表明(     
A.精耕细作不断发展B.耕作方式发生重大变革
C.政府强化重农抑商D.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2023-07-28更新 | 152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宋代依据有无田产,将全国户口分为主户和客户。下表是北宋宝元元年(1038)和元丰元年(1078)三路主户、客户的统计数据,表中客户比率变化反映(     
年份
数据
户别
政区
荆湖南路荆湖北路江南东路
主户客户客户比率主户客户客户比率主户客户客户比率
宝元元年4564313546260.4373505932387090.4059022611714990.160
元丰元年4756773955370.4542800003775330.5749262252010860.178
A.土地兼并程度加深B.地域经济差别扩大
C.商品经济发展加快D.贫富差距逐渐缩小
2023-06-14更新 | 4837次组卷 | 30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5(四川、陕西、内蒙古、青海、宁夏专用)
10 . 史载,北宋时期的韶州,“被山带海,杂产五金,四方之人,弃农亩、持兵器,慕利而至者不下十万”,而茶园等业,每年春冬,雇召人工癖化,至立夏、小满时节,又雇召人工,趋时采造茶货。南宋时期“农户往往负贩佣工以谋朝夕之赢者,比比皆是也”。据此可知,宋代(     
A.经济重心南移速度加快B.自然经济趋于解体
C.农民流动促进经济发展D.生产方式实现更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