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宋代官营手工业每遇需要,大都“差雇”登记于簿籍的民匠。所谓“差”就是服役并非出自工匠的自愿,而是官府按籍征发;所谓“雇”,就是官府对服役的工匠支付一定的雇值和食钱,并非无偿服役。这说明宋代(     
A.官营手工业居于垄断地位B.赋役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C.工匠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D.政府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
2024·江西抚州·二模
2 . 小麦本是北方的旱地作物。东晋南朝,小麦在南方的种植有所增多,但是分布非常有限。两宋之际,一方面,由于习惯面食的北方人大量南迁,人们对于麦子的需求量大幅增加,麦价飞涨;另一方面,南宋政府大力推广小麦种植,并且制定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因此,小麦的种植面积扩大。据此可知,影响南方小麦种植面积扩大的主要因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B.政府政策的推动
C.小麦种植技术推广D.政治局势的变动
3 . 唐代文献中涉及水车的记载寥寥,而北宋时水车的使用已甚广泛,南宋以来如图所示水车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完善并逐渐推广普及。这主要反映了(     
A.两宋以来社会稳定B.南方耕地进一步开发
C.传统犁耕受到冲击D.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2024-03-16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3-24高三下·河北·开学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宋代诗人大多数并不需要像陶渊明那样荷锄躬耕,身处地主阶层的诗人下乡检校田庄有了接触田园景象的机会,宋人笔下的田园已不再是桃花源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由此可以推知,宋代(       
A.农业经营方式多样化B.地方士族庄园经济兴盛
C.土地兼并现象的严重D.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2024-02-29更新 | 100次组卷 | 3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5-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福建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北宋时,大量的劳动力涌入采煤行业,煤的产量大幅提升,成为百姓日常生活之物。在都城内外,官营煤场有20多处,挖掘运输设施多样,工作流程复杂。采煤业的兴盛主要缘于(     

A.开采技术的进步B.金属冶炼和铸造业的发展
C.社会经济的发展D.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减弱
2024-02-17更新 | 113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百校联考2024届高三下学期正月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图为美国皮博迪·艾塞克斯博物馆收藏的1700一1720年福建德化窑烧制的荷兰家庭白瓷雕像,它生动地展示了荷兰人的生活场景。由此可推知(     

A.中国产品在美国颇受喜爱B.出口瓷器产自官营手工作坊
C.东方的价值理念倍受推崇D.中国瓷器生产提供个性定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宋代“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镇置监镇官。如景德镇设镇后,朝廷在此设监镇官,兼管商税及窑税,或佐理监陶。《河南强氏家谱》记载强子魁“宋绍定戊子(公元1228年)以文学进,仕饶州通判,以监陶得至浮梁景德镇”。据此可推知,宋代(     
A.镇的经济功能凸显B.营商环境较宽松C.推行崇文抑武政策D.官营手工业繁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南宋陈勇《农书》记载:“早田刈获才毕,随即耕治晒暴,加粪壅培,而种豆麦蔬茹,以熟土壤而肥沃之,以省来岁功役;且其收,又足以助岁计也。”这一现象(     
A.反映了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B.得益于南方农业经济发展
C.说明生产方式发生质的变化D.推动了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2023-10-11更新 | 551次组卷 | 10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五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9 . 宋代施行学田制,由朝廷赐予州县置办、民间捐献等方式购置一定数量的土地,作为学校的固定资产,学校这些土地租佃给附近的农民耕种。学田制的推行(     
A.缓解政府财政困难B.减轻农民赋税负担
C.促进了教育平民化D.推动租佃制的普及
10 . 如表为某学者转录元末田宅交易文书。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社会矛盾日趋缓和B.契约制度折射礼法观念
C.地权交易规范有序D.白银正式成为主要货币
2023-07-26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