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宋朝时,兖州人邹师孟徙居徐州萧县之北白土镇,为白器窑户总首。凡三十余窑,陶匠数百。潼州白龙谷陶人梁氏,世世以陶冶为业,其家极丰腴。乃立十窑,皆烧瓦器。材料反映出当时(     
A.瓷器生产准入与户籍相挂钩B.民营制瓷业有一定的发展
C.手工工场普遍采用雇佣劳动D.瓷器生产分工的日益细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唐宋时期,江南一带稻麦复种范围不断扩大,面食种类不断增加,包子、馒头、千层饼等已出入寻常百姓家,从而出现“饮食混乱,无南北之分”的现象。这反映了(     
A.南北经济交往密切B.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C.饮食文化日益丰富D.耕作技术不断提高
2023-05-11更新 | 126次组卷 | 26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王祯《农书》记载:“中国自桑土既蚕之后,惟以茧纩为务,殊不知木棉之为用。夫木棉产自海南,诸种艺制作之法,骎骎北来,江淮川蜀既获其利。至南北混一之后,商贩于此,服被渐广。”由此可知,元朝时(     
A.木棉开始向北传播B.商贾对外出口大宗棉布
C.丝绸产量不及棉布D.国家统一促进棉布流行
2023-04-07更新 | 2499次组卷 | 15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两宋时期,江南等地区大量种植粟、麦、豆等作物,江北广种水稻,棉花的种植也由福建、广东推广到长江流域。这种现象说明(     
A.南稻北粟格局开始打破B.经济重心出现北移趋势
C.南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D.南北农业经济交流加强
2023-02-23更新 | 361次组卷 | 43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名校
5 . 图1、图2分别是宋代和清代东南地区农作物种植结构示意图。这一变化(     
A.促使专门工商业市镇出现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改变了南北漕运经济格局D.加速了小农经济结构变动
2022-11-30更新 | 526次组卷 | 26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列属于宋朝农业发展成就的是(     
A.棉花开始在内地种植B.粮仓的出现
C.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大D.曲辕犁的出现
8 . 宋代的户籍制度按“常产”(主要是土地)的有无划分为主客户。下面为宋代主客户的数量统计表。据下表可知,这一时期
时间主户(户)客户(户)客户占总数的比例(%)
景祐元年(1034年)6067583422898241.07
庆历二年(1042年)6671392376462636.07
皇祐五年(1053年)6937380385532535.72
嘉祐六年(1061年)7259581388153134.84
A.政府的税收收入减少B.土地流转的速度加快
C.政府的税收收入增加D.自耕农经济遭到破坏
9 . 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的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立;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了麻。这一变化的前提条件是
A.棉纺织技术改进B.政府的大力推广
C.商品经济的发展D.雇佣关系的出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图是宋代湖州等地农业、手工业分工演化图谱。据此图可知宋代

A.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提高B.自然经济解体
C.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倾向D.经济重心南移
2021-06-02更新 | 434次组卷 | 35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