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据《农书》记载,宋元时期全国的农具约有105种,如筒车(灌溉工具,见图1)、秧马(插秧和拔秧工具,见图2)等。这两种农具的使用(     
A.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B.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推动了稻作农业发展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2024-02-19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下表为宋神宗元丰年间部分丝织品租税额与上供额的地域分布表。据此可知,在当时(     
          地域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租税额37.39(万匹)48.48(万匹)
38.06(万匹)50.42(万匹)
丝绵35.55(万两)52.64(万两)
79.63(万匹)20.09(万匹)
上供额27.11(万匹)72.16(万匹)
18.32(万匹)81.21(万匹)
丝绵5.12(万两)94.88(万两)
49.10(万匹)18.80(万匹)
A.丝织品是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B.南北方纺织技术水平差距拉大
C.南方丝织业的发展超越北方D.商品生产的区域化分工出现
2024-02-08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北宋时期,地主“甲年所收租课,乙年出粜收索”;自耕农和佃户“一谷始熟,腰镰未解,而日输于市焉”。这表明(     
A.农产品的商品化B.农业技术发展
C.土地兼并严重D.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2024-02-0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表为史书所载宋代矿冶业发展状况(     
徐州地区徐州利国……冶各百余人,采矿伐炭,多饥寒亡命,强力鸷忍之民也。
江西信州铅山铜坑……故常募集十余万人,昼夜采凿。
广东韶州韶州四方之人,弃农亩、持兵器,慕利而至者不下十万。
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雇佣劳动日益普及B.小农经济出现衰退
C.地方治安秩序紊乱D.社会经济活力增强
2023-10-15更新 | 400次组卷 | 27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宋朝时,曲辕犁、踏犁、水力筒车、脚踏内翻车、秧马等适宜水田劳作的生产工具被大量使用。占城稻被引进、改良和推广,双季稻、稻麦连作制也得到推广。这些做法(     
A.增强了南方经济的优势地位B.促进了农业劳作方式转变
C.加快了南北方农业经济交流D.推动了南稻北粟格局出现
2023-07-21更新 | 211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南宋时文人刻书蔚然成风,书籍流行,如陆游、范成大、杨万里、朱赢等人在各地任官期间,都曾刊行自己或先人、名宦、师友、乡贤的著述。这一现象的出现得益于(     
A.大一统的社会局面B.科举制度创立
C.儒学正统地位确立D.印刷业的发展
7 . 南宋时,绍兴府山阴县的梅市和项里市,是著名的杨梅和茨实市场;秀州府华亭县的下砂市、海盐县的鲍郎市等,是著名的盐业草市,年产盐量均在万石以上;嘉兴府崇德县的濮院市,是颇具规模的纺织业草市,“机杼之利,日生万金,四方商贾云集”。上述现象突出反映了当时两浙地区(       
A.对外贸易的空前繁荣B.市镇分工的专业化
C.经济重心地位的确立D.市民生活的世俗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图是秦至清粮食生产和需求演变图,结合时代背景,对该图的历史解释最正确的是(     

A.政局的不断变动会导致粮食的总需求量上升
B.隋唐新物种的引进促进了粮食总产量的大增
C.宋代粮食总产量的增加有赖于新技术的使用
D.明清人口的频繁流动导致粮食总需求量上升
2023-03-30更新 | 571次组卷 | 1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下图为1977年在银川市西夏陵区出土的鎏金铜牛。作为研究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件历史文物,它可以用来佐证西夏当时 (     

A.礼俗的全面汉化B.生产方式受中原影响
C.经济重心的转移D.农耕经济占主导地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