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1 . 下表为《北宋时期赋税结构变化表》,据此可知北宋
农业税(万贯)非农业税(万贯)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997年)2408.11567.760:40
天禧末年(1021年)26203874.040:60
熙宁十年(1077年)2021.35117.228:72

A.农业税变化反映农业生产减弱趋势
B.宋代加强农村契约租佃关系的管理
C.统治者放弃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
D.经济的发展导致非农业税占比提高
2021-11-15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八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如表为元代岁收各地粮数。表中所述现象的出现
地区岁收粮数地区岁收粮数
河北、山东、山西、及内蒙古等地227万1449石甘肃6万586石
辽阳7万2066石云南27万7719石
河南江北259万1269石江浙449万4783石
陕西22万9023石江西115万7448石
四川11万6574石湖广84万3787石

A.增强了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B.助于促进人口地域分布变化
C.源于高产农作物的引进与推广D.大大缓解了严重的人地矛盾
2021-03-17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宋代福建路建宁境内的小农“多费良田以种瓜植蔗”;福州侯官县因大范围种植甘蔗而被誉为“甘蔗洲”;泉州“王孙、走马埭及斗门诸村皆种蔗煮糖”。材料折射出,宋代福建地区(     
A.城市经济职能日益增强B.制糖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C.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凸显D.地域之间经济差距扩大
2024-05-05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练习(4月)历史试题
4 . 宋太宗曾令江南、两浙、荆湖、岭南、福建诸州长吏,劝谕百姓种植北方的粟、麦、黍、豆等作物,由淮北提供种子;江北各州则学习南方广种水稻,并免其租。此后,河北、河东,京西、京东等路,都逐渐推广种稻。由材料可以说明(     
A.南稻北粟格局开始打破B.经济重心向南转移趋势
C.北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D.南北农业经济交流加强
2024-01-0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级中学、宜昌市夷陵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月半月考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宋元两代(960—1368)历时四个世纪,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史上的繁荣期。宋元两代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较唐代向前发展了一大步。下列项中,符合这一历史趋势的是(     
①棉花传入中国并在中国内地种植       ②新的民族“回回”得以形成
③汪大渊到达非洲并撰《岛夷志略》   ④造纸术通过海路外传到欧洲
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③D.③④
2023-08-09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考历史试题(7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如表反映了北宋时期南北地区生产部门的对比情况。据此可以得出,北宋时期(     
生产部门南北地区状况
农业粮食产量南方高于北方,但两税的见催额却是北方高于南方;经济作物桑、蚕、麻的生产重心仍在北方
手工业煤铁、纺织业、陶瓷业、酿酒业、建筑业等项目,北方胜于南方,盐、造纸
畜牧业和渔业北方畜牧业极为发达,渔业南方胜过北方
A.区域经济发展各具特色B.经济重心尚未出现南移趋势
C.商业发展受到政府抑制D.南北经济交流缺乏现实基础
7 . 下图反映了(     
A.玉米甘薯等向内地传播的趋势B.明末农民起义发展的基本态势
C.棉花由南方向内地推广的路线D.白银逐步货币化并被使用历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两宋时期,江南等地区大量种植粟、麦、豆等作物,江北广种水稻,棉花的种植也由福建、广东推广到长江流域。这种现象说明(     
A.南稻北粟格局开始打破B.经济重心出现北移趋势
C.南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D.南北农业经济交流加强
2023-02-23更新 | 361次组卷 | 43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唐宋时期,江南一带稻麦复种范围不断扩大,面食种类不断增加,包子、馒头、千层饼等已出入寻常百姓家,从而出现“饮食混乱,无南北之分”的现象。这反映了(     
A.南北经济交往密切B.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C.饮食文化日益丰富D.耕作技术不断提高
2023-05-11更新 | 126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6届江西宜春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10 . 宋代的“小农、小工、小商”的三位一体化是农民通过兼业实现并表现出来的,他们在进行农业生产的同时,普遍以兼业的方式从事手工业小商品生产、小商业经营、小雇佣劳动,从而出现小农、小工、小商的三位一体化趋势。这一趋势(       
A.冲击了地主所有制经济B.增强了小农经济的韧性
C.提高了农民的社会地位D.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023-08-25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