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北宋时期,商业发达,市民文化兴盛。与唐朝前期的都城长安相比,北宋东京城最大的特点是
A.商业活动更加频繁B.城市布局整齐、环境优美
C.商业活动不局限在"市"里D.农业生产商品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宋代农村劳动力按其流动的方式和方向,大体可形象地归纳为“候鸟式”“风筝式”“鱼跃式”三种模式。但无论“候鸟式”“风筝式”抑或“鱼跃式”,从土地上“溢出”的农村劳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合理流动,被有效地吸收进非农产业之中。这表明宋代
A.劳动力商品化明显B.人身依附关系严密
C.城乡经济联系松弛D.抑商政策有所调整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代末期,周世宗对城市商业采取较为自由的政策,如允许在开封汴河(注:指大运河中段)两岸建立邸店。宋太祖继承了这一政策“诏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至三鼓已来,不得禁止”。并形成了许多商业街与新型的服务娱乐行业,占卜、典当、彩帛、瓦肆等行业十分发达,经久不衰。1201年,加上约40万人的军队和官员,全城人口约100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同时,也是全国最大的旅游城市,常吸引外地游客来此游乐。

——摘编自薛凤旋《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材料二   据统计,明代江浙地区在行政中心之外,出现了316个市镇,清代增至479个,市镇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过数十里。这些市镇收纳周边个体民户产品,进行深加工大批市镇是大中城市与广大农村联系的纽带。这些市镇中的居民已经从农业人口中分离出来,大多从事纺织业……明中期以后,还出现了专业市镇比如景德镇居民以制瓷为业,盛泽镇居民以蚕桑为业。到清代前期广东佛山镇在内的“天下四大镇”在专业性市镇的基础上发展成为新兴的城市。

——摘编自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文集》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开封商业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北宋开封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市镇的特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北宋初年,统治者在开封府、应天府、河南府和大名府都设立了都商税院,专门负责征收工商业税。南宋时,又在各州、府、县、镇增设征收商税的分支机构“都税务”。这反映出宋代
A.抑商政策趋于强化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冗官问题进一步加剧D.工商税负的比重日渐上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两宋时期,理学兴起。直到朱熹死后,宋理宗为了赢得士大夫的支持,才正式确定了理学为官方的统治思想。宋代理学影响力受到限制的重要原因是
A.少数民族政权的不断进犯B.两宋实行文化专制的政策
C.理学和心学之间互相攻计D.宋代商业经济的高度繁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宋人丁骘曾在《请禁绝登科进士论财娶妻》中指出:“臣窃闻近年进士登科,娶妻论财,全乖礼义……市井驵侩,出捐千金,则贸贸然而来,安以就之。名挂仕版,身被命服,不顾廉耻,自为得计,玷辱恩命,亏损名节莫甚于此。”这反映了宋代
A.商品经济的影响较大B.官商勾结加剧政治腐败
C.儒家义利观遭到摒弃D.四民等级观念日益强化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建立后致力于发展经济,商业活动越来越发达。当时的外贸分官营与私营,且以后者为主。两宋先后在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或市舶法,不许官员权责经营海外贸易、买舶商货物。当时,与宋王朝有海上贸易的达50个国以上,进出口货物达400多种,进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等,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其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商品。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   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

——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朝海外贸易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海外白银流入中国的主要原因。
8 . 唐宋时期人均流通钱币量,752年约6钱,995年增加到17钱,1080年则是212钱。这一现象促使
A.农业投入增加B.商品经济发展C.边疆贸易增长D.国家财政充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下列描述中,符合宋代商业活动特征的是
A.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B.京城和大商埠等地出会馆
C.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D.江南地区兴起一批工商业市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日本学者斯波义信认为,随着唐宋时期城市“坊市制”的崩溃,在“农村——农村市场——半农村城市——中小城市产生”的反复过程中,包括工商城市在内的城市经济网日益稠密,使农村经济走向依存于市场的方向。这说明,唐宋时期城市经济的变迁
A.促使城市功能完全经济化B.使商品生产规模空前扩大
C.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商品化D.使农村经济实现了商品化
2020-04-01更新 | 1244次组卷 | 64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