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单元综合与测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某同学读到一篇史学研究论文,文中出现的关键词有三大发明、儒学复兴运动、《授时历》、话本、关汉卿等,这篇论文的题目最有可能是(     
A.《论三大发明的世界意义》B.《论宋元文化的繁荣》
C.《论关汉卿与元曲的发展》D.《论唐宋文化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中国外销瓷器产地,宋朝之前几乎都位于北方,而在五代宋朝以后,烧制瓷器的名窑多数在南方。大量经由海运外销东南亚、中亚和欧洲。这一变化反映了(     
A.社会秩序决定经济发展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南方经济管理水平提高D.经济格局逐渐转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宋太祖赵匡胤道“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纵皆贪浊,亦不及武臣一人也。”下列措施能体现他这一主张的是(     
A.文臣出任知州B.实行更戍法
C.设立参知政事D.设立转运使
2022-07-13更新 | 789次组卷 | 26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元朝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分开”,打破了山川形便,采取犬牙交错的行政划分方式。这有助于(     
A.强化行省对地方有效管辖B.增强对国家政治认同感
C.推动政治文化格局的演变D.促进民族大交融的趋势
2022-07-12更新 | 1660次组卷 | 2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同升湖实验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是隋元两代大运河的开凿情况。据此可知,运河的开凿
 开凿时间 河道走向 起止点
隋朝运河 隋炀帝时 以洛阳为中心点,呈纵横形状 涿郡—余杭
元朝运河 元世祖时 呈南北垂直形状 大都—杭州
A.巩固了南方经济重心地位B.促进了中原地区经济重心的形成
C.反映古代政治中心的变化D.体现出农耕文明外向性发展特征
6 . 宋初实行“官、职、差遣”相分离的职官制度,省、部、寺、监只备员无职掌,而在正官之外别设差遣以掌其事,正官用以决定官员的俸禄,差遣才是官员的实际职务。正官有文、武两套资序,泾渭分明,而差遣则较为复杂,有的专门委任文官,也可文武兼任。这套制度(     
A.导致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B.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提高了宋朝官员的行政效率D.利于加强对宋朝官员的管控
7 . 北宋建立之后,“令诸州自今每岁受民租及管榷之课,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类,悉数送往京师”。其后,又逐步建立健全了转运使、通判、主簿这样一套地方财政管理机制,地方支用“悉出于三司”。这说明宋代
A.削弱了地方的财政基础B.消除了地方的割据势力
C.军事权完全集中于皇帝D.加强对地方的全面控制
2021-11-20更新 | 357次组卷 | 25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淮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学者指出,自唐宋以来,一般人都竞争于科目的进取,元代一旦废除了这种制度,便使这些士子们的才力无从表露,而恰好这时一种新兴文体产生了出来,于是他们就多半从事于戏曲的写作。据此可见,元曲
A.戏曲艺术的积累与发展B.文人地位的变化
C.市民阶层的进一步扩大D.元代以词曲取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北宋时期,附城草市发展迅速。如宋真宗时,东京郊区出现了“十二市之环城,嚣然朝夕”的盛况。由此可知,北宋时
A.草市发展侵占了城市空间B.农业生产开始服务于城市
C.城乡间经济交流日益频繁D.草市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
10 . 钱穆指出:“王安石的新法……之招人反对,根本上似乎还含有一个新旧思想的冲突……亦可说是两种态度之冲突。此两种态度,隐约表现在南北地域的区分上。新党大率多南方人,反对派则大率是北方人。”据此推断
A.经济的发展程度影响政治观念B.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利益
C.变法措施加重了北方人的负担D.变法集团内部出现了分裂倾向
2020-02-21更新 | 848次组卷 | 2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