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太祖初定海内,仍元制,设中书省,综理机务。……行之一纪,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遂设四辅官。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有历升至大学士者。其时章疏直达御前,多出宸断。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历晋尚书、保、傅,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诸辅之中,尤以首揆(宰相)为重。夫治道得失,人才用舍,理乱兴衰,繄宰臣是系。其贤邪忠佞,清正贪鄙,判若白黑,百世不可掩也。

——摘编自《明史》

根据材料,概述明代内阁制度的变迁过程。
2023-09-11更新 | 83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2 . 明代后期,“朝廷有命令,必传之于太监,太监传之管文书官,管文书官方传至臣等;内阁有陈说必达之管文书官,管文书官达至太监,太监乃进至御前”。由此可推知,明朝后期(     
A.内阁法定地位丧失B.政府行政效率提高
C.君主专制日趋强化D.司礼监地位被削弱
3 . “我朝阁臣,只备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精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贾祸”。材料说明内阁的实质是(       
A.行使宰相的权力B.完全剥夺六部的权力C.是明朝祸乱的根源D.中枢秘书机构
2022-02-15更新 | 225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02
4 . 明朝废除宰相后,设立内阁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同时赋予了宦官很多权力。下列关于内阁和宦官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明太祖时期内阁成为一个常设的秘书机构
B.内廷宦官机构司礼监对官民言行进行监视
C.大学士替皇帝草拟处理意见称为“批红”
D.内阁官员权力很大,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2022-02-11更新 | 202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02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某几个朝代的中枢机构简化图。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①②④D.④③①②
2022-02-02更新 | 555次组卷 | 19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6 . 明朝宦官汪直统领西厂,每次出行,随从甚众。前呼后应、遮街塞巷,朝中公卿大臣遇之皆避其道,以至“今人但知汪直太监也”。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内阁议政功能开始丧失B.皇帝权力日渐衰落
C.中央运行机制发生异化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2022-01-20更新 | 200次组卷 | 8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02
7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比喻抗衡,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实录》

材料二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材料三 臣于徐少师阶处……云:“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撞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省览窜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谯让(责问)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国榷》

(1)结合材料一分析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的理由是什么。“朝廷总之”的确切含义是什么?
(2)谈谈你对史料二中黄宗羲观点的理解。
(3)明朝内阁是何时出现的?为什么阁臣拟旨“无不惴惴惧者”?
2020-08-30更新 | 229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