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明朝中后期,一些内阁首辅屡次动用封驳权驳回皇帝的旨意,保护了一些敢于上书言事,批评时政乃至皇帝的官员。由此可知,明朝中后期(     
A.君主专制日趋衰落B.中央集权遭到挑战
C.监察体制运作有效D.皇权受到一定制约
2 . 明朝内阁最初建立时,实际上是翰林院的一个负有特殊职责的分支机构。仁宗即位后,命杨士奇等“悉掌内制”。宣德年间,宣宗命阁臣代为批答奏章,其办公地点也由御前转为文渊阁,宣德七年,文渊阁正式成为内阁官署。这反映了明朝内阁(     
A.政治地位不断上升B.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
C.逐步掌握决策权D.使政府行政效率得到提升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明朝置内阁大学士以备顾问,内阁代皇帝批答奏章,即“票拟”,皇帝在票拟的基础上,用红笔批复奏章,即“批红”。“票拟”需得到皇帝的“批红”才能生效。这反映了明朝
A.君主专制日益强化B.政治统治日益黑暗
C.宰相权力逐渐减弱D.内阁成为法定机构
4 . 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这表明
A.内阁拥有决策权力B.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
C.内阁实为顾问机构D.六部的职权受到侵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以下是某同学做的历史课堂笔记,该笔记的主题应是(  )
措施目的
废中书省和宰相、权分六部皇帝独揽大权
设内阁协助皇帝决策
设特务机构严密控制臣民、法外行事
…………
A.明太祖加强皇权B.明朝的君相关系
C.明成祖加强皇权D.明朝的皇权强化
6 . 今天人们有关明朝的印象中,除了锦衣卫、飞鱼服、绣春刀外,还有不能不提的政治体制的重大变化。恰是这种变化,形塑了明朝的政治生态。下列选项中,属于这种变化的是
①罢除丞相 ②设立内阁 ③设司礼监 ④六部直属皇帝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020-01-09更新 | 5440次组卷 | 52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中央集权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如图是某同学复习该内容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有误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中国古代史上有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这一制度是(  )
A.商代相、卿制度B.汉代的中外朝制度
C.明代的内阁制度D.清代的议政王大臣会议
2019-12-03更新 | 258次组卷 | 89卷引用:辽宁省凌源二中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卷
9 . 如图是有关明朝政治制度的一幅图示。据如图可得明朝
A.政治制度中存在制约因素B.宦官专权问题突出
C.君主专制体制的弊端凸显D.内阁首辅限制着皇权膨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皇明祖训》中记载,朱元璋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朱元璋的目的是
A.强化封建皇权
B.便于传达中央政令
C.监视官民
D.控制国家兵权
2019-10-14更新 | 230次组卷 | 22卷引用:辽宁省朝阳育英高考补习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