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2 道试题
1 . 明景泰四年,明景帝以“侍郎出镇,与巡按御史不相统辖,事多拘滞”为由,授巡抚都御史衔;此后,巡抚“或四五年,或八九年,株守一方”,权势日盛。为此,中央遂以巡按监督和牵制巡抚,出现巡抚对七品巡按“频笑逢迎其意旨”的情景。这可用以说明明朝(     
A.行政区划改革的非连续性B.地方监察体系具有双轨性
C.中央机构设置集权化趋势D.以卑制尊原则被长期遵循
2023-03-10更新 | 516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明成祖朱棣反对建文帝“削藩”,起兵夺取政权。明代人在记述朱棣攻入应天的场景时说:“建文君欲出迎,左右悉散,惟内侍数人而已,乃叹曰:'我何面目相见耶!'遂阖宫之焚。"这一记述(     
A.描绘了真实的历史场景B.反映了历史记述的客观性
C.体现了鲜明的政治倾向D.否定了兵变夺权的合法性
2023-03-04更新 | 633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明代在全国设两京十三布政使司共15个一级政区,合称15省;另外创立省的派出机构一道,其中有守备道、兵备道、督粮道、提学道、清军道、驿传道等,均为专司一职的派出机构。这反映出明代(     
A.机构职能专业化B.行政制度体系化
C.地方权力扩大化D.地方层级多样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所示是明朝内阁与司礼监的地位和政府决策的运行过程。这实质上说明当时(     

A.专制皇权得到强化B.内阁掌握了决策权
C.各部门分散了相权D.皇帝决策权被取代
2023-02-24更新 | 137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明代设六科给事中,官秩正七品,是直属于皇帝的独立监察机构。其通过封驳与注销,监督控制六部的全部工作,拥有弹劾百官的权力,必要时还可以充任使臣,参加重大刑狱案件的审理。六科给事中的设立(     
A.减少了内阁决策的失误B.削弱了监察权的独立性
C.有利于维护君权的统治D.降低了行政司法的效率
2023-02-19更新 | 131次组卷 | 3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选必1)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测)
6 . 朱元璋颁布《皇明祖训》规定:“皇亲国戚有犯,在嗣君自决。除谋逆不赦外,其余所犯,轻者与在京诸亲会议,重者与在外诸王及在京诸亲会议,皆取自上裁。其所犯之家,止许法司举奏,并不许擅自拿问。”此规定(     
A.遏制了藩王势力的增长B.削弱了司法机构的权力
C.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D.体现了家国同构的理念
2023-02-03更新 | 284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明初,朱元璋认为:“西北边远,非亲子弟不足以镇抚而捍外患,其它则分王内地,用资夹辅焉”。在朱元璋死后第二年七月,燕王起兵,援引《祖训》:“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该材料说明(     
A.明朝中央内部出现权臣擅政局面B.君权同中央集权体制尚不协调
C.封藩制度有效的维护了大明王朝D.封藩制度保护了明朝边境安宁
8 . 1377 年,明太祖设立通政使司,主要负责传达帝命、通达下情、关防诸司出入公文、奏报四方臣民谏言、 申诉冤滞或告不法等事,一般臣民均可呈状言事。通政使司不受限制可随时入宫奏明皇帝,其奏疏可在朝 廷公开拆阅。这一举措(     
A.弥补了相权缺失B.有利于吏治清明C.扩大了内阁权力D.助长了宦官专权
2023-01-15更新 | 174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如表信息,依据如表,明太祖朱元璋发出这种“感叹”的制度性原因在于(     
《明史》洪武十三年正月,胡惟庸谋反被告发,朱元璋遂以“奸臣窃持国柄,枉法诬贤,操不轨之心,肆奸期之蔽,嘉言结于众舌,朋比逞于群邪,蠹害政治,谋危社稷”等罪名,将胡惟庸和涂节、陈宁等人处死。为了肃清“逆党”,株连达3万余人。明太祖作(昭示奸党录)布告天下
明太祖朱元璋因政务过多,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发出“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三丈犹拥被”感叹,更深感“不可一日无辅臣”
A.宰相制度的废除B.内阁制度的建立
C.八股取士的实施D.军机处的设置
2022-12-11更新 | 282次组卷 | 4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