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明朝阁臣的选任,万历以前大多是通过“特简”,即由皇帝不通过吏部,或由现任阁臣们推举、或由宦官们援引、或采纳大臣们的举荐、或由皇帝亲自选拔而直接下旨的方式任命。从万历开始,多是由“廷推”产生,即由吏部会同九卿、科道推举若干名人选,再由皇帝选择点用。内阁成员产生方式的变化侧面反映出(     
A.内阁政治地位提高B.官员选拔日益公平
C.内阁掌握了决策权D.君权受到朝臣限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明朝万历年间,宦官冯保“内倚太后,外倚居正”,权势不可谓不重,但在一次神宗御书赐辅臣时,冯保侍侧,“立稍倾敧”,皇帝立以饱墨巨笔“掷其所衣大红衫上,淋淳几满。冯珰震惧辟易,江陵亦变色失措”。这可以用来说明明朝(     
A.宦官与外臣关系错综复杂B.宦官权力极端受制于皇权
C.宦官权重易激化社会矛盾D.皇权空前加强并达到顶峰
2024-02-24更新 | 236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华北石油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巡抚初设之时,主“安抚”天下军民而非主“监察”,“事毕复命,即或停遗”;而明中叶,为适应文官集团势力的扩充和军人集团地位的下降这一新的力量对比变化,巡抚成为介于行省与三司之间新的省级军政长官,明代走出“三司”时代。这一变化反映出(     

A.地方政权运行的集权化趋势B.行政权与监察权相结合
C.行省制具有强大的制度优势D.社会主导力量出现下沉
4 . 明朝政府“优礼师儒,教官擢给事、御史”等职,如洪武十五年朝廷以“上海县儒学训导顾彧为户部左侍郎”。其举措旨在(     
A.推广学校教育B.弘扬儒家思想
C.稳定社会秩序D.服务现实政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明史》载,太祖制,内臣(宦官)不许读书识字。宣宗设内书堂,选小内侍,令大学士陈山教习之,遂为定制。于是多通文墨,晓古今。这一变化(     
A.是中枢政治运作变革的产物B.有利于社会文化水平的提升
C.有利于政府行政效率的提升D.体现了皇权受到宦官的制约
6 . 明初,朝廷在陕西行省北部沿边设置了延绥、宁夏、甘肃三镇,史称“西三边”。继而三镇都形成了由总兵、监军和巡抚组成的中央派遣官制度,“以文臣巡抚,以武臣总兵,而内臣纲维之”,三者“各有一定职掌,敕书彼此不同”。这些举措意在(     
A.借鉴宋代国策,防止藩镇割据B.完善监察体系,加强地方治理
C.分化地方权力,提高行政效率D.巩固西北边防,加强中央集权
2023-12-29更新 | 267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教育片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7 . 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下令“改天下山长为训导,书院田皆令入官”,洪武五年(1372年)又下令“革罢训导,弟子员归于邑学,书院因以不治,而祀亦废”;与此同时大力发展官学,“内设国学,外设郡学及社学,且专宪臣以董之”,以至有“无地而不设之学,无人而不纳之教”的说法。这些做法(     
A.意在促进地方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发展B.迎合了加强专制统治的需要
C.反映出人文环境与人才选拔互相影响D.强化了民间书院的教化功能
8 . 不同学者对于明朝亡国原因进行了历史分析。由此可推断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记载出处
思宗就个人品行而言本来算不上“亡国之君”,但却不幸遇上了“亡国之运”……当其即位之初,明朝已是“元气尽渐,国脉垂绝”。《明史·流贼传》序
阉宦之祸,历汉、唐、宋而相寻无已,然未有若有明之为烈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A.内忧外患危机四伏亡国B.宦官专权导致气数殆尽
C.统治者素养低下致国灭D.强化君主专制引发恶果
2023-12-19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历史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明史》记载,洪武年间,御史周观政巡视奉天门,拦住了准备入宫的一队女乐,领队的中使只能禀报皇帝,而后回复周观政“女乐已罢不用”。但周观政要求“必面奉诏”。最终朱元璋只能亲自出宫,向周观政解释“宫中音乐废缺,欲使内家肄习耳。朕已悔之,御史言是也”。这一事件说明(       
A.御史职能发生根本转变B.台谏对君权形成一定制约
C.台谏合一趋势开始出现D.相权的膨胀威胁专制皇权
2023-12-05更新 | 31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卷(三)历史试题
10 . 明代阁臣的入阁方式,长期以皇帝直接任命为主。明神宗万历十九年后,由各部院大臣与科道官员会同推举人选、奏请皇帝点用的廷推变成“祖宗定制”,成为入阁的唯一方式;明熹宗天启年间,朝臣进而要求皇帝点用在廷推名单中居于首位者。上述变化表明(     
A.阁臣政治素养提升B.文官集团约束皇权
C.内阁辅政趋向合法D.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