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中写道: “则哥伦布以后,有无数之哥伦布,继达伽马之后,有无数之达伽马。我则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 岂是郑君之罪也!”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源是(     
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
B.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
C.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
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
2024-01-29更新 | 184次组卷 | 200卷引用:陕西省白水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2 . 《论南洋事宜》记载:“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而随着“海禁”政策的强化,“渔樵不通,生理日蹙,海上居民转而为盗”。据材料可知,“海禁”政策 (   )
A.破坏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B.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C.阻碍了新经营方式的发展
D.有利于抵制西方列强殖民侵略
2023-09-11更新 | 337次组卷 | 50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山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史料记载,郑和七下西洋耗费巨大,带回的价值无法估量的异国珍宝大多归入皇室宝库,或被用于赏赐王公大臣;而达迦马等西方航海家从东方带回的珍宝则进入市场,获取巨额利润。这说明(     
A.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航海的结果B.社会制度不同造成了政策差异
C.西方的远航比郑和下西洋获利多D.社会环境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
2022-08-22更新 | 482次组卷 | 16卷引用:【市级联考】福建省泉州市2019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查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5世纪初的明代,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它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这意在说明
A.郑和下西洋增加了明王朝的财政收入B.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外之间友好交往
C.中国明朝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的高超D.郑和下西洋对中国社会推动作用巨大
2021-05-09更新 | 559次组卷 | 40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602,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以后,荷兰人曾先后进攻澳门、台湾,遭到明朝官民的坚决抵抗而失败。1608,荷兰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发出指示:“我们必须用一切可能来增进对华贸易,首要目的是取得生丝,因为生丝利润优厚。”1621,荷兰人得知西班牙人也计划占领台湾,遂于次年再次侵占澎湖,并于1624年侵占台湾南部。1642年,其势力扩张到台湾北部。1661,郑成功进军台湾,并正告荷兰驻军,台湾和澎湖列岛应由中国政府管辖,岛屿.上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并耕种这一土地。荷兰人试图以赔款的.方式换取郑成功退兵,被拒绝。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台湾根据郡县制,设立一府二县;兴建孔庙,建立学院、府学、社学等完整的学校体系;开科取士,三年两试,照科、岁例开试儒童”;许多文人学士随之入台,写下了台湾第一批文学作品;大量移民涌入,台湾的人口迅速增加。

——摘编自陈孔立主编《台湾历史纲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荷兰侵占中国台湾与澎湖的历史背景和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郑成功收复台湾在哪些方面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2021-01-02更新 | 2321次组卷 | 47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史书记载,印度次大陆上的古里、柯枝等国,几乎每次都随郑和使团入贡明朝;郑和第四次下西洋后,阿拉伯地区的忽鲁漠斯、阿丹、佐法尔,非洲东海岸的木骨都束、竹步、麻林等国也多次遣使纳贡。这表明郑和使团
A.开创了“海上丝绸之路”的新局面B.大大增加了明朝的财政收入
C.扩大了明朝在印度洋沿岸的影响力D.促使明廷放弃了“海禁”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干峰秋叶丹”。这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抗倭名将的著名诗句,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这位抗倭名将是
A.岳飞B.戚继光C.郑和D.郑成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成祖…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材料说明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在于
A.拓展贸易,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B.宣扬国威,加强对外交往和联系
C.征服异域,扩展大明帝国的强域D.开辟市场,扩大中国丝绸的外销
2020-08-05更新 | 284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法国学者朗索瓦德勃雷在《海外华人》一书中记载了郑和为说服明仁宗朱高炽保留宝船队时的一段话:“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洋,危险亦来自海上……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据此判断,这说明郑和
A.七下西洋实践了“天朝上国”的理念
B.船队主要用于扩大经商和控制南洋
C.具有海洋开放、财富、主权和忧患意识
D.这一言论和日益严重东南边患有关
2020-07-14更新 | 532次组卷 | 17卷引用:百师联盟2020届高三冲刺考(五)全国卷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推行经贸和文化交流,舰队这么强大却没有进行过任何侵略,而是调解纠纷,打击海盗。”此材料评述的历史事件是
A.张骞通西域B.鉴真东渡C.郑和下西洋D.戚继光抗倭
2020-01-17更新 | 389次组卷 | 24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