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明修元史时,记载东北、西南各民族状况以及历史上中原王朝逐步将该地区纳入大一统政权之下的有关史事。清修明史,尤为重视考察在明朝时诸土司区、藏区、新疆和蒙古纳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过程。这表明明清时期(     
A.史学研究促进了国家统一进程B.新的政权继承了前朝版图
C.统一多民族国家认同得到加强D.对边疆地区治理逐步强化
2 . 据史料记载:“限关”的同时,清朝政府为应对海陆边境贸易需求,采取一系列政策。如1684年开海,施行积极的海外贸易政策,1727年重开南洋,此后东洋和南洋贸易一直持续至清末。18世纪的广州成为环球海上航路的重要中转港。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明清时期不存在“闭关锁国”政策
B.明清时期中国是全球贸易的中心
C.清朝统治者主动参与当时经济全球化贸易
D.对外政策受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影响较大
3 . 《清史稿》记载:“清大学士,满、汉两途,勋高位极,乃以相授;内阁实权,远不逮明。然其品列,皆首文班”“清大学士,沿明旧制,例称政府。实则,国初有议政处以掣其柄;雍正以后,承旨、寄信有军机处。内阁、宰辅,名存而已。”据此可见,清初(     
A.军机处为制约内阁而设置B.中枢机构形成三权鼎立之势
C.重大制度皆沿用明朝旧制D.内阁逐渐演变成为虚职机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749年,御史冯元钦上书建议将军机处改名枢密院。乾隆下旨批驳说,本朝职官设置已经相当完备,都记载在《大清会典》中了,军机处“不过以为承旨办理机务之地,并非独重其权,显为官职也”。据此可知,军机处(     
A.地位无足轻重B.没有取得法定地位
C.职能尚不明确D.成为皇帝集权威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2-23高一上·江苏南通·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清人齐周华在《名山藏副本》记载:“皇上曰可,臣亦曰可;皇上曰否,臣亦曰否。上有忧勤之圣,下无翼赞之贤,此其所以逊于唐、虞也。”这段论述反映了作者(     
A.对忧勤之君的高度维护B.对皇权高度集中的否定
C.对社会改革的热切盼望D.对君臣关系的辨证认知
2022-12-24更新 | 94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禾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赵翼《檐曝杂记》中记载:“雍正以来,本章归内阁,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这表明(     
A.内阁职权与军机处的职权相同B.设军机处意在分割内阁的职权
C.清承明制,中枢机构没有变化D.内阁与军机处皆专制强化产物
2023-07-25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据记载,清朝皇帝召集军机大臣开会时,太监都要退出,进门时掀帘的任务就由军机大臣中资历最浅的人负责,因此当时有“挑帘军机”之称。“挑帘军机”的出现(  )
A.说明了军机大臣位高权重B.表明了皇帝故意显示威严
C.反映了军机处的等级森严D.反映了军机处保密性极强
2021-11-23更新 | 170次组卷 | 50卷引用:江西省高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史料记载,在西藏实行政教合一后,大力提倡喇嘛教发展,康雍乾时期达赖喇嘛所辖的寺庙有3050座,有喇嘛302500余人,班禅所辖寺庙有327座,有喇嘛13700余人。清政府的这一做法
A.实现了权力的相互制衡B.奉行了因俗而治的原则
C.加大了中央的管理力度D.加强了佛教文化的交流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三   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

职位基本职权
明中叶后内阁首辅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
清朝雍正年间以后军机大臣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

材料四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
(4)你怎么理解材料四中黄宗羲的观点?
2020-11-16更新 | 119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西上高县二中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清圣祖实录》记载,康熙帝在出巡前曾言:“所批谕旨皆出联手,无代书之人,此番出巡,朕以右手病不能写字,用左手执笔批旨,断不假手于人。”该材料反映了清朝
A.中央决策科学高效B.医疗卫生水平低下
C.中央集权日渐强化D.官僚系统自主性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