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清以前,没有一个王朝在台湾设置郡县。康熙时规定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由中央派官治理及驻军守卫,并派巡台御史监察官员。这体现了(     
A.台湾与大陆治理一体化B.郡县制的内容得到完善
C.清朝边疆政策的灵活性D.闭关锁国政策不斯强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8世纪初,康熙皇帝决定任用传教士采用经纬度测量及三角测量法进行全国性实地测量,测绘人员分赴全国各省,举凡天下山水城廓,均收入图中,即《皇舆全览图》。康熙帝此举
A.体现了清朝文化政策开放包容B.加速了中国传统科技的转型
C.适应了巩固大一统国家的需要D.旨在推动西方科技在华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仔细研读下图并结合所学判断,这些“传教士”可能
A.在颐和园向康熙展示反射望远镜B.乘坐汽船途经苏伊士运河抵达广州
C.宣传教会从属于国家的新教主张D.携带《物种起源》等科学书籍来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清康熙帝非常重视地理,不仅自己学习先进地理测绘知识,还多次组织外国传教士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地理测量工作,并在此基础上,首次绘制了反映当时全国的《皇舆全览图》,对后世地理学的进步发展等产生了重大影响。这反映出当时
A.地理学处于世界前列B.时人摒弃了狭隘的天朝上国观念
C.已出现学习西方以求自强的思潮D.传统科技出现了异变
2021-12-18更新 | 197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合江县马街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学月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清朝康熙命钦天监焦秉贞重绘《耕织图》,在南宋《耕织图》的基础上加了《初秧》和《祭神》两幅,使之更加完整,且祭祀的“后稷神”则是历代封建王朝都认同的农业始祖。康熙的这一做法
A.描绘了安定祥和的农耕生活B.是为了展示江南经济发展成果
C.建构了满汉一家的文化心理D.主要目的是通过祭祀强化王权
2021高三下·福建·学业考试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开皇之治”大事简表(部分)“康乾盛世”大事简表(部分)
开皇元年,行三省六部制。.
开皇三年,罢天下诸郡,定州县二级制。
开皇五年,诏令全国检括户口。
开皇七年,于扬州开山阳渎,以通漕运。
开皇九年,平陈,免陈朝旧境十年赋税。
开皇十二年,遣使均田。

—据《隋书》等

康熙十五至二十年,平定三藩之乱。
康熙二十三年,巡视黄河。
雍正二年,行摊丁入亩,整顿保甲制。
雍正十年,设军机处。
乾隆元年,设特科取士。
乾隆三十八年,始修《四库全书》。

—据《清史稿》等

综合材料中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论据准确,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康熙帝将盟旗制度推广于漠北喀尔喀蒙古及其他蒙古各部。在蒙古各部至内地的道路上设立邮站、驿站军台,“凡汗、王、贝勒过境,警晨夜,饲牲畜;商旅出其途,亦资捍卫”。实行巡边制度,每年春秋两季巡查边境哨所。这些措施
A.加强了君主专制B.促进了商帮形成
C.完善了边疆治理D.维护了蒙古传统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明朝末年,西方势力开始蚕食中国领土,耶稣会有一定影响。罗马教皇格勒门第十一世在康熙四十四年、五十九年两次派使节来华要求禁中国教徒崇拜祖先。这种宗教的繁文褥节背后隐藏着对中国内部生活的干涉。康熙一开始就坚持耶稣会传教士必须遵守中国政令习俗,否则不许在中国留住。有些传教士企图抗拒,康熙毫不妥协,断然加以处置。第一次来使多罗解至澳门,囚死狱中。第二次使臣嘉乐驱逐出境。在这个过程中有些教士被监禁、严审,有的几乎判处死刑。最后下令禁止天主教在中国流传。从中可以看出康熙对传教士反复开导而又反对外人干涉中国内政的坚决态度。康熙在这里绝不是像教会的辩护士说的,是专制帝王找到了“表演绝对权威的机会”,发泄个人意气。耶稣会士活动的危害已经引起人们的担忧。一些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议论反映了这种忧虑,要求有以防范。

——黄安年《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康熙对西方宗教的态度及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熙态度的影响。
2021-05-13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2018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