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和亲是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通过政治联姻维护统治利益、达到为其所用目的所采取的和平交往策略。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手段,和亲政策的产生是一种着眼于现实民族形势状况下的历史必然现象。唐王朝建立后,面对复杂的周边环境,基于稳定大一统政权的需要,统治者顺承民族大融合、大发展的历史潮流,效仿吸收西汉、隋朝和亲经验,将和亲作为处理民族关系、定国安边的主要政策。

——张文玉《唐代和亲与民族关系建构》

材料二   

清朝疆域图(1820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与少数民族采取和亲政策的原因。试以文成公主入藏为例,说明推行和亲政策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分别写出清朝设置的管辖西域和掌管民族事务的机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朝国家疆域奠定的历史意义。
2024-04-1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五校高中发展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清代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强化期,清朝统治者为了有效建立和维护国家“大一统”格局,在集中国历朝民族政策之大成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了一整套民族政策。以下机构或措施,属于清王朝时期的有(     
①对于吐蕃地区,由直属中央政府的宣政院进行管理
②在黑龙江流域设立了奴儿干都司,并对东北女真各部落首领封授官号
③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
④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4-03-30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如表所示是北京故宫所藏的清代前中期部分绘画作品。这些作品可用来说明清代前中期(     
时期名称所记录事件
康熙时期北征督运图册清军平定噶尔丹叛乱时,西路大军向前线运送军柱
雍正时期丕翁先生巡视台阳图卷雍正十三年(1735年)巡台御史巡视台湾的情景
乾隆时期潞河督运图卷清代乾隆年间潞河及通州的漕运实况
A.边疆治理能力得到提升B.统一多民族国家日益巩固
C.漕运成为主要运输方式D.绘画艺术形式出现了创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751年,乾隆皇帝命沿边总督、巡抚将所辖境内不同民族及与清王朝有交往的国家的民族衣冠状貌,绘为图像,上报朝廷,后由此编绘而成《皇清职贡图》,其中共有图像600幅,每幅图皆以汉、满两种文字简要说明不同民族的历史沿革、社会生产等。《皇清职贡图》的编绘意在(     
A.促进满汉民族交融B.展现帝国开放形象
C.应对北方边疆危机D.提高国家治理能力
2024-03-14更新 | 184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清初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遍设义学,由清廷和地方官府共同举办,民间资助,向土著民族及所属子弟提供免费的启蒙教育;教学内容上“将《圣谕广训》逐条讲解,俾令熟读,然后课以经书”。清政府此举旨在(     
A.促进民族地区的文化交流B.推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
C.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D.维护边疆地区的社会秩序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羁縻治策出自春秋战国,在秦汉至唐宋时期,羁縻治策的基本内容是封建王朝借助边陲夷狄首领的势力进行控制,即根据势力的强弱,分别赐其首领以王、侯、邑长或将军、都督与刺史等封号,实行土职代管或与所设郡县参差而治,象征性地征收少量贡纳。朝廷对各级土职的管理相当松弛,未进行严格的制度性管理。羁縻治策的施行对象包括边疆的夷狄和与封建王朝有往来关系的邻邦。羁縻治策的不少思想和策略是从应对北方游牧民族的经验总结而来的,这些思想和策略未必适合南部边疆复杂多元的社会形态以及不同民族长期交融的情形,致使封建王朝对边疆地区的经营长期停留在对外防御和编织边疆藩篱的层面,也忽视了对边疆的深度统治和经济经营。

——摘编自方铁《论羁縻治策向土官土司制度的演变》

材料二   明朝在设置卫所以外的少数民族边远地区推行土司制度。农业地区由于广设卫所而进步很快,土司地区则听任土司施治,致使发展滞后,相关的矛盾由此产生。雍正前期的西南边疆存在部分土司危害社会,与朝廷争夺土地、矿藏等严重问题,为此,雍正进行改土归流,扫清了清朝深入统治西南边疆的障碍,内地人口大量移居西南边疆,有效缓解了内地人口激增造成的压力。

——摘编自张楠林《明清时期云南“土流并治”管理模式与边疆治理逻辑》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汉至唐宋时期羁縻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分析雍正朝在西南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改土归流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边疆治理的认识。
7 . 如图为某著作的目录节选,该目录横线处可以补充的标题是(     
第X节____
一、前期的统治政策
二、边疆管理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三、思想控制与百年“文字狱”
A.内陆边疆治理与明清易代B.明清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
C.西学东渐下的明清新思想D.暗藏危机的“康雍乾盛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清乾隆时期,西南地区大部分土司被废,改为流官统治。改土归流之后,新设州县土民争相纳赋、当差、入学,土民所修宗谱的族规、族训中,“输国赋”“急赋税”等都是常见的条款。由此可以推知,改土归流(       
A.主要目的是增加赋税收入B.加强了土民对国家的认同
C.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激化了改流区的社会矛盾
9 . 永乐年间,明政府在贵州部分地区设置机构,拉开了贵州“改土归流”的序幕。1725年,雍正帝在贵州地区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废除了土司制度。其采取的措施应是(     
A.朝廷派官员到土司府任职辅佐土司B.土司任命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
C.给予当地民众推选土司首领的权力D.由中央政府任命流官直接管理
10 . 清雍正年间,朝廷在西南地区实行保甲制度,凡遇有事,“逐村清理,逐户稽查”,并派军队于辖区驻扎,以致与当地民众发生器械冲突。清廷的做法意在(     
A.打击西南藩王割据政权B.增强宣慰司的治理职能
C.辅助流官构建基层秩序D.清剿白莲教徒反清起义
2024-01-0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