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1793年,乾隆皇帝在给英国国王的敕谕中称“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并最终拒绝了英国使团的通商要求。这表明当时统治者(     
A.有强烈的主权维护意识B.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C.天朝上国意识根深蒂固D.政务繁忙无暇应酬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康熙二十年前后,极少亲信官员开始按照康熙帝的意图给其递交奏折。此后,奏折逐渐成了清代官方文书。这种制度在当时(     
A.使内阁制度走向形同虚设B.强化了皇帝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C.提高了军机处的办事效率D.导致清朝的封建统治由盛转衰
3 . 某学生梳理明清政治制度的知识时,记录了“废丞相制”“设立内阁制”“形成奏折制度”“设立军机处”等内容,从中可以看出其梳理的知识主题是(     )
A.君主专制加强B.国家疆域奠定
C.商品经济发展D.文学成就显著
2023-09-16更新 | 344次组卷 | 17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第二中学、渭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4 . 古代中国某中央机构产生于应对边境重大事变,发展于首脑治国理政专业、高效之需,最终 形成了有官无吏、扁平高效的决策机制。该机构是(     
A.中朝B.中书省C.内阁D.军机处
2023-03-15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就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两者密切相结合。”下列史实能体现康熙“对外抗击外敌入侵”的是(     
A.平定三藩之乱B.收复台湾C.亲征噶尔丹D.雅克萨之战
6 . 清朝康熙时期允许四口通商,到乾隆时期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这种变化反映出清政府(     
A.推行“闭关锁国”政策B.积极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
C.提高了官营手工业地位D.改变了“朝贡贸易”体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清朝雍正时期在西南地区改土归流,实现了该地郡县化的管理;左宗棠收复新疆后,1884年新疆建省;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1885年在台湾建省;1907年奉天、吉林、黑龙江改为行省,下设府、厅、州、县。这些举措(     
A.旨在应对列强国家的侵略B.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疆域
C.表明清政府主权意识觉醒D.实现了边疆内地一体化治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军机处是一个顾问应对的智囊机构,起草谕旨,管理机密档案的秘书班子。它最显著的特点是“承旨”,其使命是承认和服从这种权力。这说明军机处的设立(       
A.避免了皇帝任意妄为B.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C.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D.强化了皇帝独裁机制
9 . 1684年,清廷统一台湾后,指定广州、宁波、漳州、云台山四地为通商口岸,进行中外贸易。1757年,乾隆颁布《防范外夷规条》,关闭了宁波等三口,仅留广州一口对外开放。清廷外贸政策的这一变化
A.阻止了中国白银的大量外流B.推动了中国社会向近代化转型的进程
C.加强了东南沿海地区的海防D.成为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的原因之一
10 . 军机大臣随时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及各部尚书、侍郎中选定,即所谓的“无专官”,“只供传述缮撰,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这反映出
A.军机大臣的任命具有随意性B.军机处整体办事效率低下
C.汉族官员的地位有所上升D.专制皇权得以进一步强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