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统一台湾是康熙帝捍卫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举措。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在三藩之乱即将平定时,康熙帝的注意力便转向台湾。康熙二十年,郑经病死,台湾内乱,郑克块继位。康熙帝认为时机成熟,决策进征台湾。他起用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授以专征之权。施琅景统水师大军进军澎湖与郑军决战,大获全胜。清廷在发动军事进攻的又进行和平招抚,封郑克澳为汉军公,其他将领部属也都分封最用。收复台湾后,有大臣主张“宜迁其人,弃其地”,而施琅则坚持认为“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国边团”,康服帝决定采纳施琅的建议,台湾的行政建制从此与内地划一。这对国家统一、对台湾经济,社会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康熙帝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条件与合理策略。
(2)据材料,简析康熙帝解决台湾问题过程中体现出的政治智慧,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统一台湾的重要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清代康熙帝对西方科学很感兴趣且颇有造诣,但并没有引导中国走上近代科学之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末欧洲天主教传教士来华,揭开了中西文化交流史的新篇章。康熙称帝以后,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监副,并负责监造天文仪器。他还曾向安多、张诚等学习几何学、代数学和天文学,向白晋、巴多明等学习解剖学。在此期间,传教士们还编译了满文《几何原本》《借根方》《钦定骼体全录》等书。康熙帝晚年亲自组织进行了两项大科学工程。首先是全国范围的地图测绘,定名为《皇舆全览图》,该图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地理图册。第二项大工程是《律历渊源》一百卷的编纂。这是一套包括天文历法、音律学和数学等知识的科学著作。

材料二   通过《律历渊源》的编纂以及《皇舆全览图》的绘制,我们可以一窥其御用科学的本质。观象授时是皇权的象征,关乎皇权的合法性和神圣性,因此倍受重视。必须保证政治上合乎当时的“崇儒重道”的既定国策……钦天监虽然采取了西法,但其任务和工作则依循旧轨,清朝也没有建立任何新的科研机构……《皇舆全觉图》的测绘更多是满足帝王虚荣心的需要,在为欧洲人所周知之后,清廷却当作珍籍秘不示人。……耶稣会士的学术活动必须在皇权的严格监控下进行,他们不予许在汉人和蒙人的衙门内翻译任何科学文献。……康熙帝暮年,由传教士挑起的礼仪之争,最终导致他发布了禁教令。

——摘编自王杨宗《爱好科学的康熙,并没有引导中国走上近代科学之路》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康熙帝重视西方科学的表现。
(2)据材料二概括康熙帝限制科学发展的措施并分析原因。
2020-11-03更新 | 196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诊断测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康熙帝一生,投入颇多的精力整饬吏治、研究吏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康熙帝毕生亲理朝政,在处理政务中直接了解官员。总督、巡抚等地方重要文武官员离京赴任前陛辞,康熙都留心考察官吏,有针对性地与他们研讨问题,并及时予以指示和纠正。除地方大员外,他还严格考察和整饬在京部院官员。康熙十九年(1680)五月,谕诸臣“大臣为小臣之表率,源清则流洁”,严防官场不良风气上行下效。他认为“吏尤以廉为贵也”,一向注意发现并培养清正廉洁的典型。他发现和表彰的清官于成龙,升任两江总督后,训属吏,剔积弊,“官吏望风改操”。康熙在《廉静论》中指出:“民安而吏称其职矣,吏称其职而天下治矣。”由于长期不懈地整饬吏治,政治局势得以稳定,康熙也就有力量实现他的抱负,建设强盛的大清帝国。

——摘编自孟昭信《康熙评传》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归纳康熙帝考察官吏的举措,概括他的吏治思想。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康熙帝整饬吏治所取得的实效。
2020-07-12更新 | 2222次组卷 | 26卷引用:2020年江苏卷历史高考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康熙帝在位61年,是“康乾盛世”的奠基者,为国家、民族作出了重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不到两岁的玄烨还是染上了天花……顺治皇帝遗命,立不足八岁的玄烨继承皇位。清王朝立储的考虑,实际与当时的中国民间观念是相通的,在当时民间甚至有俗语说:“生了孩子只一半,出了天花才算全”。……康熙帝在太医院下专门设痘诊科……康熙十七年,皇太子胤礽出痘,当时正值吴三桂等三藩叛乱的紧要时刻,但康熙帝为护理太子,竟然连续12天没有批阅奏章。……随着种痘法在宫中的成功,康熙帝开始了大规模地推行天花预防工作。“战痘”的成功,开创了清朝的鼎盛时代。

——《看历史:透过细节看中国转变》

材料二   康熙对郑氏及其官兵一直抱着“循于招抚,不事轻剿”的态度,而且多次遣使去台湾同郑经谈判议和,郑经却欲继续割据自立,要求“按朝鲜事例,不削发,称臣纳贡”,结果谈判不能进行下去。康熙认为台湾皆闽人,不能和其他地区相比,坚决不允许台湾独立,这显示出康熙在政治上的高瞻远瞩。

——《雄才大略的康熙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康熙帝面临哪些危机?结合所学,康熙帝采取了什么态度及方法?
(2)材料二中康熙帝希望怎样解决台湾问题(不得摘抄原文)?康熙帝的“高瞻远瞩”是指什么?有什么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在康熙帝身上可以学到什么?
2020-07-02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6月押题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