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康熙帝是颇有科学上的兴趣的,在位时引用西方传教士较多。然而他对于西洋人,根本上仍存着一种畏忌的心理。所以在他御制的文集里,曾说“西洋各国,千百年后,中国必受其累”。康熙帝意识到
A.在中国倡导科学知识难度大B.向西方学习是强国之道
C.西方国家具有潜在的危险性D.西学东渐动摇了传统根基
2022-03-20更新 | 243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表为不同史料中关于康熙时期台湾地区的记载。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康熙(  )
时间记载
康熙八年
(1669年)
郑经不接受康熙的招抚,康熙答复:“若郑经留恋台湾,不思抛弃,亦可任从其便。至于比朝鲜不剃发,愿进贡投诚之说,不便允从。朝鲜系从未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
——《明清史料•丁编》
康熙十九年(1680年)清廷再次争取和谈,郑经要求“请照琉球、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贡,奉朝廷正朔,受朝廷封爵”,而康熙帝不同意,认为“台湾人皆闽人,不得与琉球、高丽比”,和谈又无结果。
——《康熙二十二年诏书》
康熙二十二年
(1683年)
康熙接受郑氏投降,称:“尔等从前抗违之罪,尽行赦免。仍从优叙录,加恩安插,务令所得”。
——《清圣祖实录》
A.允许台湾完全自治B.坚持统一台湾的原则
C.倾力平定台湾叛乱D.主张在台湾设立行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分别是在雅克萨自卫反击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和用满文、俄文书写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它们共同见证了
A.近代中俄交流频繁B.统一多民族国家疆域得以巩固
C.中国国际地位提高D.清政府成功镇压边疆地区叛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清康熙帝非常重视地理,不仅自己学习先进地理测绘知识,还多次组织外国传教士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地理测量工作,并在此基础上,首次绘制了反映当时全国的《皇舆全览图》,对后世地理学的进步发展等产生了重大影响。这反映出当时
A.地理学处于世界前列B.时人摒弃了狭隘的天朝上国观念
C.已出现学习西方以求自强的思潮D.传统科技出现了异变
2021-12-18更新 | 197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冬季联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题康熙帝统治时期的清朝疆域图,图中标注的四个地区品曾发生过康熙捍卫国家主权的正义斗争。期中,国际法承认中国拥有主权的地区是
A.①B.②C.③D.④
2021-12-12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清朝康熙命钦天监焦秉贞重绘《耕织图》,在南宋《耕织图》的基础上加了《初秧》和《祭神》两幅,使之更加完整,且祭祀的“后稷神”则是历代封建王朝都认同的农业始祖。康熙的这一做法
A.描绘了安定祥和的农耕生活B.是为了展示江南经济发展成果
C.建构了满汉一家的文化心理D.主要目的是通过祭祀强化王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康熙帝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有学者将其尊为“千古一帝”。下列有关措施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平定三藩   ②统一台湾   ③签订《尼布楚条约》   ④平定噶尔丹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③①④②D.①④②③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微博考试研究所在《历史研究》中指出:“民安而吏称其职象,吏称其职而天下治矣。”康熙十九年(1680)五月,他谕诸臣“大臣为小臣之表率,源清则流洁,严防官场不良风气上行下效。由此可知,康熙帝的更治思想包含
①强调官员的表率作用②察吏为安民(治天下)
③清廉为重④循名责实,重视对官员进行监督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021-09-05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康熙帝将盟旗制度推广于漠北喀尔喀蒙古及其他蒙古各部。在蒙古各部至内地的道路上设立邮站、驿站军台,“凡汗、王、贝勒过境,警晨夜,饲牲畜;商旅出其途,亦资捍卫”。实行巡边制度,每年春秋两季巡查边境哨所。这些措施
A.加强了君主专制B.促进了商帮形成
C.完善了边疆治理D.维护了蒙古传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