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从上古时代起,就是由水稻、小米、牛羊多种生产与生活方式,由辽河红山文化、南方良渚文化等不同类型文化共同构成。到了春秋战国,更把这一文化拓展到黄淮江汉,形成一个共同体坚实的核心。到了秦汉时代,则以“天下格局”不断吸收和消化外来文化,终于奠定“中国共同体”。到了隋唐时代,新的大一统王朝吸收了南北两方面的新成分,又一次开启了具有“天下”格局的“中国共同体”。疆域更广阔、族群更复杂的蒙元时代,过去的宋、辽、金、西夏都已融汇在这个庞大的帝国之中,因此蒙元时代可以把《宋史》《辽史》《金史》都算入“中国史”,不分彼此,一起修撰。明王朝使得南北经济重心彻底逆转,带动了西南边远地区的开发,强化了中国核心区域的文化同一性。到了清代,台湾并入州县,西南改土归流,回部、西藏、蒙古等族群和区域重新纳入版图,使得“华夏/中国”真正成为一个疆域辽阔、族群众多、文化复杂的大帝国。

——摘编自许倬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材料中提及的重要历史时期,概括其在“中国共同体”形成中的作用,并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连贯成文)
2024-01-15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口迁移指的是人类居住地点在空间上的移动变化。右图为学者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一书的目录节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围绕中国古代人口迁移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4-02-26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七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行政区划作为一种制度,随着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制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秦至明清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时期地方行政层级的变迁
郡县制萌芽于春秋,形成于战国时期,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开始在全国正式确立郡县制。初为36郡,后增至49郡。
西汉初郡国并行,但以郡县制为主。至西汉末年郡国总数为103个。
东汉末、魏晋南北朝“州”原为武帝所设监察区,为镇压黄巾起义,“州”演变为郡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魏晋南北朝时期,州的数量大幅度增加。
隋、唐初州(郡)隋文帝遵循“存要去闲,并小去大”的原则,废郡,直接以州统县,并且合并了一些州县。
“道”初为唐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后演变成行政实体。
州(府、军、监)“路”主要的职责是监督州县各级官吏。
行省元朝地方行政区划层级多,且层级之间统辖关系复杂。
布政使司(省)府(州)明废中书省,中书省权力由布政使司(行政)、都指挥使司(军事)、按察使司(司法)分割。
府(州)清承明制

从表中提取二个或二个以上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所提取信息须源自材料且准确;围绕所提取信息阐述,逻辑严密,表达清楚。)
2021-03-15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