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 . 从经济文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B.“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廛”
C.“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D.“借问屋中人,尽去做商贾”
2 . 据道光《苏州府制》记载,晚明苏州府“聚居城郭者十之四五,聚居市镇者十之三四,散处乡村者十之一二”。该史料用来研究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可以得出的最完整的结论是
①商品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     ②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增多
③市民阶层已经有相当数量     ④雇佣劳动的出现具备可能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③④D.①②④
3 . 清代陶煦的《租核·推原》记载:“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该现象产生的影响是
A.有利于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B.推动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
C.有利于传统经济政策的松动
D.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4 . 以下不属于明清时期封建经济高度发展表现的是
A.人口的大量增加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D.耕地面积的扩大
5 . 明末清初,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明朝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至康熙六年,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材料本质上反映出
A.自然经济趋向瓦解B.雇佣关系全面盛行
C.纺织业经济高度发展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2020-08-2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开始出现萌芽。但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夕,萌芽虽有壮大,却无突破,资本主义始终未能成为时代的主要潮流。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不断入侵B.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
C.中国始终没有出现独立的手工工场D.统治者“闭关锁国”政策
2020-08-10更新 | 107次组卷 | 30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勒流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据史书记载,明万历年间,苏州“东北半城皆居机户”。至康熙六年,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机户、机业的出现,促使一批工商业市镇的形成。这现象表明,明清时期江南地区
A.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私营手工业占据主体
C.小农经济加速解体D.新生产关系出现萌芽
2020-08-0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有学者认为,在研究明清的历史时,可将明清两代视作一个具有“近代”特征的社会。可以佐证该观点的历史现象是
A.资本主义萌芽B.自然经济解体
C.“交子”出现D.商人群体出现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   
A.手工业的水平超过前代B.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
C.手工业作坊增多D.出现雇佣关系
2020-05-12更新 | 218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普宁二中实验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卷
10 . 有历史研究者认为,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租佃制经营方式推广
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2020-05-01更新 | 374次组卷 | 102卷引用:2011年广东省中山市桂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