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君者,天下之大害”,王夫之也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可见明末清初思想家
A.主张工商皆本B.追求经世致用
C.提出了民主政治的基本构想D.批判君主专制制度
2022-01-24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明清时期,思想家们对“存理灭欲”进行了深刻反思。其中,王夫之提出“理寓欲中”,认为天理和人欲是密不可分的,倡导“欲中求理”和“遂民之欢”。这反映出当时
A.理学统治地位的丧失B.社会民众对个体价值的追求
C.儒学世俗化的完成D.官方哲学受到新思想的冲击
2020-10-23更新 | 139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王阳明说:“你来看花树,它才存在;你不去看,山中的花树就不存在。”王夫之却说:“浙江有座山,我没有去过那山,就说那山不存在吗?”二者观点的本质区别是
A.心学和理学的交锋B.唯心思想与唯物思想的交锋
C.不同阶级学术思想的交锋D.以什么样的方式维护统治的交锋
2020-11-01更新 | 205次组卷 | 47卷引用:广东省揭西县河婆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明清之际有学者提出:“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以下属于他的主张的是
A.物质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B.“天下为主,君为客”
C.反对以孔子是非为标准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020-10-14更新 | 302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5-2016学年广东普宁英才华侨中学高二上第三次月考历史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对上述论述理解正确的是
A.提出了民主政治的基本构想
B.触及到君主专制制度的要害
C.将民本思想发展到新的高度
D.对清代制度产生深刻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顾炎武说:“博学于文,行已有耻,自一身以全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两句言论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思想进步性
A.反对中央集权;否定宋明理学
B.反对封建土地私有制;振兴工商业
C.反对封建专制;人人平等
D.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经世致用
2017-11-11更新 | 111次组卷 | 23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