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美国学者佛兰克在《白银资本》一书中说:“在16—17世纪,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白银,通过贸易流向了中国。”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A.奢侈品消费蔚然成风B.鼓励发展新的经济因素
C.商品经济有较大发展D.海禁政策推行遭到失败
2 . 商人历来为官僚士大夫所不齿,但到了明朝嘉靖、隆庆、万历年间,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文坛领袖王世贞对朋友说“徽州商人见着苏州文人就像苍蝇追逐羊肉一般”,这位朋友回答道“苏州文人见着徽州商人也像苍蝇追逐羊肉一般”。这一变化表明(     
A.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B.商人政治地位大大提升
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D.士商勾连影响社会风气
3 . “明成祖朱棣时期,扩建了元代大运河的副线……南北间的商业贸易也在京师和大运河的发展下带动起来了。长江流域和其他南方地区的商业同样获得了发展。例如,当时徽商遍布天下,他们从事各种生意,如贩卖瓷都景德镇的瓷器、各地的茶叶和丝绸、食盐、木材以及食品等等。”对此,下列选项理解正确的是(     
A.政治中心转移带动了长途贸易发展B.南方经济对北方的依赖程度加深
C.大运河发展是商帮形成的直接原因D.商业发展导致了自然经济的瓦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明初,纸币宝钞作为法定的货币,然后铜钱、白银、宝钞兼用,明末又推行银两制,白银便成为了主要的流通货币。这一转变能够说明当时(     
A.传统朝贡体系的解体B.海外贸易的蓬勃发展
C.自然经济的逐渐瓦解D.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宋代发行“官交子”,后来因供应军需超额发行,交子严重贬值,遂停止发行。元朝频繁发行新钞票,一钞信用耗尽又发行另一钞,“人吃人,钞买钞”。明初发行“大明宝钞”,民众却继续使用铜钱,甚至以物易物。三朝政府发行纸币终归失败的原因是(     
A.民众习惯使用铜钱B.引发严重贸易纠纷
C.政府借机聚敛财富D.缺乏安定社会环境
2022-07-0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表是17至18世纪中国白银购买力情况。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传统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B.赋役的货币化导致白银贬值
C.商业税成为政府主要税源D.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2022-06-27更新 | 1984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遂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嘉庆《黟县志》记载:“往者读书力田,无出商贾者国朝生齿日盛,始学远游,权低昂,时取予。为商为贾,所在有之”。据此可知,当地
A.人地矛盾比较突出B.经商之风非常盛行
C.耕读成为社会风尚D.职业观念有所转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山西票号创于明朝,其始多山西人为之,分号避各省。人以其资本雄厚而深信之,多以巨资存放号中,因给息存薄甚至无息者,故获利颇丰。其法,集巨资,择信义尤著者数人经理之,出资者为银股,出力者为身股,必俟基础确定,而后从事开拓。据此可知,山西票号
A.成为晋商崛起的关键因素B.促进了边贸经济的快速发展
C.提高了民间资本的利用率D.推动了长途贩运贸易的产生
2022-03-12更新 | 112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景泰二年(1451),明政府确立了“收税则例”,对海外输入的苏木、胡椒等贡物每斤税钞牙钱、塌房钞各670文。弘治年间,明政府制定了“给赐番夷通例”,对海外输入贡物抽取货物税。这表明当时
A.海外贸易规模急剧扩大B.官方贸易已有经济意识
C.官府扶持民间商业发展D.中外协定关税原则确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明朝中后期,苏州府下辖的钱门塘市,是一处重要的棉布集散地,有许多徽商在此租房而居,收买棉布,也就有了“钱鸣塘市”之称;同为苏州府管辖的平江镇,其经济支柱是米业,商人由湖广、江西运入大米,再由米行转卖到邻近各城镇。这表明当时
A.徽商是最具影响力的商人群体B.外来农作物改变民众生活习惯
C.商业发展推动乡村城市化进程D.农副产品商品化趋势不断提高
2021-08-31更新 | 654次组卷 | 15卷引用:四川省雅安神州天立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