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明清存在大量关于雇佣劳动者因不满压低工资而展开的罢工活动。《明清苏州工商业碑刻集》中就记载∶雍正十二年,长洲、元和两县被解雇的丝织业工匠开展罢工斗争,要求增加工资。这种现象体现了当时
A.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状况B.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C.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D.劳资斗争危及社会稳定
2 . 明万历年间“瓷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     
①流动人口众多②制瓷业发达   
③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2021-05-20更新 | 172次组卷 | 51卷引用:2010年福建南安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3 . 据道光《苏州府制》记载,晚明苏州府“聚居城郭者十之四五,聚居市镇者十之三四,散处乡村者十之一二”。该史料用来研究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可以得出的最完整的结论是
①商品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     ②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增多
③市民阶层已经有相当数量     ④雇佣劳动的出现具备可能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③④D.①②④
4 . 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转型时期,在社会各个层面折射出与以往不同的时代特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代表唐宋时期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所取代。这倒不是因为铁搭有如何的先进性,根本的原因在于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天工开物·乃粒·稻工》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蓄牛力。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

——《太湖地区农业史》

材料二明万历年间徽州人汪道昆的《大函集》中说:“吾乡左 (轻视)儒右(崇尚)贾,喜厚利而薄名高,纤啬之夫,挟一缗而起巨……要之良贾何负于闳儒!”

材料三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兴盛突出反映在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 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从手工场主包买商中转化出类似西方资本主义劳动组合中的早期“资本家”。

——曹大为 《明清农耕文明的鼎盛及其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的陨落》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江南耕作技术发生了什么变化?其原因有哪些?   
(2)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人们在思想观念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据材料三,概括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
(4)综合材料二、三,分析这些变化出现的根本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赢”。这一记载可以用来研究
A.古代官营手工业B.明清资本主义萌芽
C.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D.古代家庭结构的变迁
6 . 据《苏州府风俗考》记载,明朝苏州“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材料中反映出当时苏州的情况有
①工匠技术水平高       ②出现自由劳动力市场       ③存在失业现象     ④实行计时工资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 . 据宋人《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即早辰桥、街、巷口,皆有木竹匠人,谓之杂货工匠,以至杂作人失,道士僧人,罗立会聚,候人请唤,谓之罗斋。竹木作料,亦有铺席,砖瓦泥匠,随手即就。材料反映出宋代的民营手工业(  )
A.开始出现明显的行业分工B.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加强
C.以家庭手工业为主要形态D.出现以雇佣为特征的个体生产
2018-02-14更新 | 189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4高考名师推荐历史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8 . 明朝时,杭州张翰的祖先“购机一张,织诸色帛,备极精工,每一下机,人争鬻之,计获利当五之一,积两旬复增一机,后增至二十余……自是家业大饶”;另一碑刻资料记载:“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上述资料反映的现象是
A.明朝中后期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B.明朝中后期纺织业已经比较普遍使用了机器
C.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
D.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工业繁荣
9 . 明朝范濂的《云间据目抄》记载:"松江旧无暑袜店,暑月间穿毡袜者甚众。万历以来用尤墩布(一种细密、柔软的棉布)为单暑袜,极轻美,远近争来购之。故郡治西郊,广开暑袜店百余家。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生,从店中给筹取值,亦便民新务。"下列各项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松江成为丝织业中心
②纺织业技术水平提高
③松江出现了雇佣关系
④官府鼓励手工业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明代蒋以化《西台漫记》中记载:“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数百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饕餮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材料中反映的经济新现象是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大户小户相互依存
C.丝织部门分工细致D.机器生产成为新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