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称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还提出了“工商皆本”的思想,顾炎武、王夫之也对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批判。这些思想的出现(     
A.缘于当时社会的剧烈动荡
B.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C.受到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D.表明政府放松对思想的控制
2 . 明清之际的一些进步思想家,把学术研究范围从儒家经典扩大到自然、社会和思想文化领域,或以复兴古学(经学)为已任;或独辟蹊径,开诸子学研究新风气;或探究“切用于世”的学问;或会通西学,倾心于“质(物质)测(实测)之学”的研究。他们的研究(     
A.呈现出崇实舍虚的新风尚B.促使正统思想发生改变
C.深受西学东渐风气的影响D.批判和否定了孔孟儒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明末清初的王夫之指出:“卿大夫不仁,则有宗庙不保矣,诛夷之祸随之矣。”可见,王夫之主张
A.为官者应加强道德修养B.统治者亟须整肃纲纪
C.树立国民的高度责任感D.建立廉洁的官僚队伍
2021-05-09更新 | 476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一零六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王夫之认为,“天下惟器而已矣”,“未有弓矢而无射道,未有车马而无御道……故无其器则无其道”;“三代以后,文与武固不可合矣,犹田之不可复井,刑之不可复肉矣。……汉以后之天下,以汉以后之法治之”。王夫之关于社会发展的基本看法是
A.道随器变,法因时改B.崇尚实学,反对空谈
C.主张法治,反对人治D.道在器先,重道轻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明末清初之际,黄宗羲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主张,顾炎武提出了“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的见解,王夫之表达了“天下非一姓之私也”的愿望。这些思想
A.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化追求B.是对现实问题的政治性反思
C.系统地提出了新的社会方案D.反映了人们对君主制的厌恶
2021-02-10更新 | 20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滑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王夫之是明清时期我国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提出在政治上要“趋时更新”,他认为“天下惟器”,“无其器则无其道”。这里的“器”是指
A.客观存在的事物B.人们感知事物的器官
C.万物发展的规律D.进行科学试验的仪器
2016-11-21更新 | 170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2-2013学年河南省河南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王夫之是清朝的一位思想巨人,他猛烈抨击“孤秦”“陋宋”。这一思想的历史价值主要在于
A.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B.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
C.抨击了历代帝王把天下当私产的做法D.提出了为君之道和治国之道
8 . 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关系是
A.对传统儒家思想批判否定
B.与传统儒家思想一脉相承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对传统儒家思想补充完善
2016-11-18更新 | 1105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一〇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