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以史为鉴,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并致力改革社会现实;有求实精神,注重实践和实证,广泛地进行社会调查和历史考察:有强烈的社会责仟感。”下列概念与此说法相匹配的是
A.知行合一
B.经世致用
C.格物致知
D.与时俱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顾炎武说:“文切世务,画写故实,学问当有益于天下。”他在绘画领域中痛责文人画“任意师心,鲁莽灭裂,动辄托之写意而止”的风气。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反映了顾炎武经世致用的治学思想B.顾炎武全面否定文人画
C.其绘画理论受西洋画风影响D.顾炎武反对空谈,努力寻求社会改革的方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乾隆、嘉庆时期的学者奉顾炎武为考据学的开山大师,道光、咸丰时期的学者则推崇他的经世致用之学。这一学风的变化折射出。
A.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削弱
B.政府文化专制政策松动
C.科举考试内容发生巨变
D.清朝后期社会危机加剧
2017-02-17更新 | 425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5-2016学年浙江台州书生中学高二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顾炎武说:“释道犹劝人以善,小说专导入从恶,奸邪淫盗之事,儒释道书所不忍斥言者彼必尽相穷形,津津乐道。以杀人为好汉,以渔色为风流,丧心病狂,无所忌惮……”这反映了当时
A.小说改变了儒释道的伦理观念
B.小说对社会价值观有诱导作用
C.官方文化与大众文化对立冲突
D.佛教批评儒学败坏了社会风气
2017-02-17更新 | 246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6-2017学年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黄宗羲《原臣》
材料二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废弃)矣。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其执大权奈何?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而大权乃归之天子。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材料三
君主和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立法权、行政权和外交权应分属不同部门掌握。
——洛克《政府论》
材料四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国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有人说,黄宗羲和顾炎武都是主张否定帝权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2)试举近代西方和中国例子说明,洛克的分权学说对后世有何影响。
(3)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其共同的原因是什么?同为启蒙思想,为什么在中国被称为“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在法国则被称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顾炎武说:“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由此形成的思想是
A.经世致用思想B.君主批判思想C.自由平等思想D.重农抑商思想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下列名句或思想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③“经世致用”④“致良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③④①
D.①③④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提倡“实学”,强调把学术研究和现实的政治联系起来,由此而形成的思想是
A.重农抑商
B.工商皆本
C.经世致用
D.民主科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提出“亡国”和“亡天下”的论断,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针对的是“私天下”的君主专制                       ②是早期启蒙精神中的“民权”意识
③成为近代民族意识觉醒的思想来源                    ④反映了知识分子对文化存续的关注
A.①③④B.③④
C.①②③D.①②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如果要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思想的起源,应当查阅的是
A.李贽的《焚书》
B.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C.顾炎武的《日知录》
D.王夫之的《船山遗书》
2016-12-12更新 | 652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西九江一中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