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5 道试题
1 . 思想家顾炎武认为,维护一个王朝的政权是统治者的事情,而保卫整个国家民族,天下所有人都有责任。下列论断与其主张吻合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天下为主,君为客”
C.“存天理,灭人欲”D.“兼相爱,交相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明末清初,顾炎武等思想家批判“无道昏君”,期望“有道明君”,近乎一致地认为设置宰相分割君权,是达到他们理想中的“君明”“相好”的最佳途径。这反映出,明末清初思想家
A.政治改革主张具有建设性B.成为社会加速转型的助力
C.坚持固有的儒家治世之道D.对传统政治体制予以否定
2022-05-15更新 | 364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卓越县中联盟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顾炎武对友人说“今人纂辑之书,正如今人之铸钱。古人采铜于山,今人则买旧钱,名之曰废铜,以充铸而已。所铸之钱,既已粗恶,而又将古人传世之宝,春到碎散,不存于后,岂不两失之乎?”由此可见,顾炎武
A.旗帜鲜明地反对“程朱理学”B.倡导治学需要发挥独创见解
C.呼吁学者关注优秀传统文化D.惊叹于古人高超的冶金技术
2022-05-14更新 | 159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演练(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顾炎武认为,陆王心学是内向的禅学。他指出:“孔门未有专用心于内之说也。用心于内,近世禅学之说耳。……今传于世者,皆外人之学,非孔子之真。”他作出这一论断旨在
A.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B.提出科学的理论主张
C.宣扬经世致用的新主张D.促进学术的自由发展
2022-05-09更新 | 13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新高考模拟历史试卷(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清代学者顾炎武对政治权力的分配与使用作了较理性的分析,提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这表明顾炎武
A.反思传统的中央集权制度B.希望借鉴分封制的合理因素
C.主张完善郡县制度D.具有一定的民主启蒙色彩
2022-05-07更新 | 12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新高考模拟历史试卷(二)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德治与法治是我国传统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思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韩非子的思想呈现出以法律为核心,术和势为两翼的架构。而该思想架构是以君、臣、民为作用链条的。在此作用链条中,君主集法、术、势于一身,而臣和民不过是此宝塔式结构中的下面两个层级;该作用链条的作用顺序是人君驾驭群臣,群臣则要担负起治民的责任。

——摘编自《韩非的法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材料二   顾炎武认为“为民而立之君,班爵之意,天子与公侯伯子男一也,而非绝世之贵”。他说要通过“以礼治心”的方式培育官员的廉耻之心。而对极端自私的人,则只能依靠“法”来治理,顾炎武认为“法不立,诛不必,而欲为吏者之毋贪,不可得也”。在反思明亡原因之后,他提议要“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

——摘编自王义等《顾炎武社会治理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材料三   唐太宗对各少数民族采取了“胡越一家”“乃同枝叶”与“爱之如一”的基本态度,确立了超越华夷之辨的“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民族观。中国共产党早在革命战争年代就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指导下,逐渐形成与实行以民族区域自治为基本内容的民族政策。唐太宗的民本思想主要体现在德主刑辅的治国仁政上,他创造了历史上少有的政治清明与社会安定,“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化发展。

——摘编自刘歆立《唐太宗治国理政思想剖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韩非子以法治国思想的特点,并分析韩非子的治国思想在秦汉时期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顾炎武的社会治理思想,并指出影响其思想形成的政治与思想因素。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以唐与东突厥的关系为例,列举唐太宗实践“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民族观的做法。指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的地位并概述其主要内容。②以法律政策为例,指出唐太宗“德主刑辅的治国仁政”的表现。简述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现代化发展”的思想。
2022-05-06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新高考模拟历史演练卷 (浙江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顾炎武(16131682),江苏昆山人。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南下,因敬仰文天祥的门生王炎午的忠贞品格,他更名炎武。顾炎武认为宋明理学“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他以“拨乱世,反诸正”为己任,提倡穷六经之旨、急当世之务的实学。顾炎武曾说过:“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明道”与“救世”在他看来是相互联系而不可分的两个步骤。他提出“博学于文”和“行己有耻”两大治学宗旨,把治学和培养道德情操联系起来,认为治学和培养道德情操都是为了经世济民,这在当时起到了转变一代学术风气的作用,但他把“当世之务”和“六经之旨”联系在一起,就使他的“经世致用”思想带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指出:“清代儒者以朴学自命以示别于文人,实炎武启之。最近数十年以经术而影响于政体,亦远绍炎武之精神也。”

——据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顾炎武治学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顾炎武治学思想的进步性。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8 . 材料   生活在明末清初的顾炎武(1613-1682年)科举失败后,“感四国之多虞,耻经生之寡术”,决心探求有益于国计民生的学问。他博览群书,收集资料,并通过调查考察,加以核实,以拯救时弊。明亡后,他在复杂的环境里奋斗,既是“学者”,又是“勇士”。他组织武装力量,抗击清兵,兵败后,在全国各地进行秘密活动。他考察“山川风俗疾苦利病”,特别是军事上起重要作用的地理位置,为反抗清朝统治作准备。顾炎武著述宏丰,是明清之际的著名思想家。其《天下郡国利病书》专论地方利病,如水利、资源、户口、田赋、兵役、交通运输等,共120卷;其《日知录》囊括了作者全部学术、政治思想,辨析了“亡天下”与“亡国家”,共32卷。

——摘编自《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顾炎武学术思想形成的背景。
(2)梁启超1924年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评价道:“但讲到筚路蓝缕之功,不能不推顾亭林为第一”。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顾炎武。
2022-04-23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黄宗羲提出“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顾炎武倡导“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可见黄宗羲和顾炎武均主张(       
A.分化事权以提高行政效率B.重设丞相以削弱君主专制
C.小国寡民以维护天子威严D.民主选举以实现地方自治
10 . “天人合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下列说法体现天人合一思想的有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
D.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022-04-18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温“5+1”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