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B.“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C.“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之廛”
D.“借间屋中人,尽去做商贾”
2020-01-09更新 | 704次组卷 | 68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南区)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图一:战国货币          图二:北宋的“交子”     图三:景德镇的瓷器工场
(1)图一反映了我国商业在战国时期的什么发展状况?反映的政治状况是什么?这种状况是怎么结束的?
(2)图二反映了我国货币在北宋时期出现了什么新特点?概括指出这一特点产生的原因?
(3)图三反映了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瓷器生产情况,试简要分析其特点?
(4)图一、图二反映了我国货币的什么发展趋势?这种发展趋势与图三反映的生产方式有什么内在联系?
2020-02-09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08-2009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施复夫妇开设的机房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体现,主要是因为
A.机房生产规模扩大B.机房中分工比较细
C.机房中使用雇佣工人D.机房产品投入市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