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20-21高一下·河南郑州·期末
1 . 明清存在大量关于雇佣劳动者因不满压低工资而展开的罢工活动。《明清苏州工商业碑刻集》中就记载∶雍正十二年,长洲、元和两县被解雇的丝织业工匠开展罢工斗争,要求增加工资。这种现象体现了当时
A.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状况B.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C.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D.劳资斗争危及社会稳定
2 . 清代《永禁机匠叫歇碑》记载:“苏州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上述材料说明苏州
A.地区性社会分工扩大B.生产力水平提高
C.商品经济高度发展D.出现了雇佣关系
2020-08-16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普通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测验历史试题
3 . 明朝中后期到清朝前期,我国商业经济发展的最突出的特点是
A.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B.商业经济发展缓慢
C.出现了地域商人D.资本主义萌芽并发展迅速
2020-07-2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普通高中校201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机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明神宗实录》

材料二   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数百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饕餮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西台漫记》


(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永乐二年,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永乐实录》

材料四   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十四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了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纪》

材料五  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


(2)根据材料三、四、五,概括明清时期的主要经济政策。

材料六   “农为天下之本分,而工贾皆其末也……工贾取其利,而失之义,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雍正王朝》


(3)材料六反映了什么思想?请简要评价此思想。
2020-04-30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南区)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是
A.“共计一坯功,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B.“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C.“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
D.“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明清时期,苏州玄妙观、花桥等地“听大户呼织”的工匠,实质上是
A.个体手工业者B.农闲时的自耕农
C.早期的雇佣工人D.官府作坊的工匠
2020-02-13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八十中学2008-200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这一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清朝官府兼并小机户的现象严重B.清朝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
C.专制统治压制打击工商业的发展D.明清工商业者热衷于土地兼并
2020-02-13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八十中学2008-200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列关于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明朝中后期在江南稀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②清朝资本主义萌芽壮大,生产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
③机户、机工的出现标志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④腐朽的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2020-02-11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测验历史试题
8-9高一下·北京·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明朝中后期,苏州丝织业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最主要依据是
A.苏州地区商品经济发展B.出现颇具规模的“机房”
C.出现控制手工业者的雇佣关系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
2020-02-10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四中学2008-200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据《苏州府风俗考》记载,明朝苏州“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材料中反映出当时苏州的情况有
①工匠技术水平高       ②出现自由劳动力市场       ③存在失业现象     ④实行计时工资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