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清朝道光年间,四川《内江县志要》记载:“沿江左右,自西徂(cú,到)东,尤以艺蔗为务。平日,众夫力作,家辄[雇]数十百人……辘轳(压榨甘蔗)煎煮(蔗汁),昼夜轮更。其壅资工值(利润),十倍平农。”据此可知当时(     
①制糖业有雇佣劳动       ②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形成
③已经出现手工工场       ④多种经营增加经济收入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11-03更新 | 395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据《宋书·孝义传》载,南朝宋人郭原平“每为人作匠,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竞日,义不独饱,要须日暮作毕,受直归家,于里中买籴,然后举炊。”有年大雪,“商旅断行,村里比屋饥饿”。这反映出当地(     
A.资本主义已然萌芽B.市场联系有所增强
C.小农经济趋于解体D.社会经济日渐凋敝
2022-10-09更新 | 472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明代徐一夔居于杭州相安里,那里不少富人组织手工作坊,“居工以织”。据其《织工对》所记,织工们以日之所入养家糊口,各坊主高价竞相雇请技艺出众者,“倍其值不吝也”。这说明当时(     
A.新的经营方式已经出现B.雇佣关系在纺织业逐渐普及
C.杭州成为全国纺织中心D.家庭副业成为织工收入来源
2022-09-09更新 | 1115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初监测历史试题
4 . 明代后期的地主潘允端在其《玉华堂日记》中有关于垦田、耘田、挑泥、莳秧、砟稻、挞花、种麦及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其田庄里种植的作物品种多样,他本人对田庄生产亦非常关注,从耕作到农庄的修理、水利设施的改善等,样样都参与。这反映了当时
A.生产关系出现了本质变化B.农业经营方式有了新发展
C.区域经济的发展存在差异D.租佃经济的发展日益兴盛
2022-04-20更新 | 49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2届高三考前押题密卷(一)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清代手工业中合伙制在各行业普遍出现,但资金运行方式周期短,不稳定,各类合伙协议通常都规定,在收益中扣除工本、公费等项后.其余全部分完,不留企业积累,企业再生产的资金,需一要合伙人按协议再次商议。这一现象
A.延缓了新经济形式的萌发B.制约了手工业的发展演进
C.迫使政府改变了抑商政策D.反映出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6 . 明代中晚期,传统经济充分发展,新的经济因素大量涌现。就明朝中后期的情况而言,中国社会已经明显表露出向近代转型的征兆。以下体现此征兆的是
A.纸币开始流通B.自由雇佣劳动的工场出现
C.海外贸易兴盛D.商品交易打破了时空限制
2022-01-27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其中手工业领域
A.五大名窑风格各异B.出现新的经营方式即开设工场
C.南方植棉逐渐普遍D.开始使用雕版印刷的佛经和日历
2021-12-18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五市十校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明朝时期,浙江山区的寮主(承租山地者)专门经营蓝靛(染料作物),寮主向山主(山地出租者)租山经营蓝旋,按约定向地主或山主交纳地租。寮主为了牟取利润,雇佣贫民(又称民)种植蓝靛,剥削贫民剩余劳动价值。这一经济现象表明当时
A.商人与农民经济纠纷增加B.城镇经济繁荣发展
C.社会阶层问流动趋于停滞D.资本主义萌芽显现
9 . 明人冯梦龙在其《醒世恒言》中描述了施复发家致富的故事,施复夫妻在苏州盛泽镇辛苦经营,由一张织机发展到三四十张织绸机;明人张翰在《松窗梦语》一书中,记载了其祖上在成化末年,购机由一张到二十余张的情况,其祖上发家是在杭州。这些记载可用来说明当时
A.苏杭丝织业出现新的生产关系B.文学创作来源于社会经济素材
C.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基本完成D.丝织业的手工工场处于领先地位
10 . 清朝时期,江西赣州农民多以种植苎麻为业,福建商人在二月间放钱给种苎者作工本,到夏、秋时再来收买苎麻用作织布的原料。这种情形说明
A.经济作物种植超过了粮食种植B.清政府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弛
C.新型生产关系渗透到农业领域D.商人通过高利贷获得高额利润
2021-11-29更新 | 317次组卷 | 8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