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论及自己的学术旨趣,顾炎武说:“《春秋》之作,言焉而已,而谓之行事者,天下后世用以治人之书,将欲谓之空言而不可也。愚不揣,有见于此,故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由此可知,其“学术旨趣”在于(       
A.无为而治B.经世致用C.再续《春秋》D.中体西用
2022-06-14更新 | 4406次组卷 | 36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文德民族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在儒学发展史中,曾有宋明理学的空谈义理背离了儒学的经世趣旨,也有清乾嘉汉学“为考证而考证,为经学而治经学”,误人“万马齐喑”的泥潭。有助于儒学摆脱这一境况的是
A.“西学东渐”潮流的兴起B.经世致用思想的宣扬
C.“格物致知”理论的传播D.民族间优秀文化的交融
2022-04-17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2022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测试(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3 .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顾炎武提出以“众治”取代“独治”,王夫之要求“不以天下私一人”唐甄痛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黄宗羲也认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些主张
A.宣扬民主启蒙的思想B.彻底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体现继承与发展关系D.反映了对传统体制的反思
2022-01-15更新 | 533次组卷 | 5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模拟综合卷(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顾炎武著作颇丰,有《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两部地理学著作、文集七论(《郡县论》《钱粮论》《生员论》《军制论》《钱法论《田功论》《形势论》)和读史札记《日知录》。其著作都是为研究‘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而作。据此可知,顾炎武
A.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具有经世致用的精神
C.主张重建儒家信仰体系D.改变了学术发展方向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治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乎!”又说:“法不立,诛不必,而欲为吏者之勿贪,不可得也。”作者认为治国的关键在于
A.发展生产,百姓归心
B.从严治吏,消除贪腐
C.礼法并用,风清气正
D.实事求是,经世致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古代妇女称自己的丈夫为“相公”。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四:“前代拜相者必封公,故称之曰相公。”相为官,公为爵。显赫的权力与高贵的地位同时彰显。这从政治文明层面反映了
A.中国古代早期贵族政治的遗风
B.中国古代对封官晋爵理想生活的向往
C.中国古代相权的至高无上
D.中国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