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王夫之说:“天之使人必有君也,莫之为而为之。故其始也,各推其德之长人、功之及人者而奉之,因而尤有所推以为天子。人非不欲自贵,而必有奉以为尊,人之公也。”在此,王夫之
A.明确提出了主权在民学说B.否定了董仲舒的君权神授理论
C.主张君主应该由民众理性选择D.阐释了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2021-12-01更新 | 279次组卷 | 2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清初思想巨人王夫之在”气一元论”唯物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他强调
A.“心外无理”B.“宇宙便是吾心”
C.“人是万物的尺度”D.“天地之化日新”
2021-06-15更新 | 4308次组卷 | 46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华中师大海南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其主要观点是(   
A.反对君主专制制度B.反对土地私有制
C.要求建立平等社会D.反对中央集权制
2021-03-17更新 | 77次组卷 | 44卷引用:2010-2011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六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王夫之论史,气势恢弘,虽于上下千余年中自由出入,但从不任意评说;王夫之论史,充分考虑历史背景,不执一概而论。如论西域时,他认为汉和唐历史背景不同,导致西域地位在这两个朝代的差异。材料表明王夫之
A.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史学意识B.擅长品评历史事件
C.评史侧重历史事件之间的不同D.熟悉西域地区历史
2021-03-16更新 | 232次组卷 | 23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是明清之际三位思想家及其主张,据如表分析,他们都
思想家主要思想
黄宗羲(1610—1695年)认为“君者,天下之大害也”,主张“君臣平等”
顾炎武(1613—1682年)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作为私产的做法,主张“循天下之公”
王夫之(1619—1692年)提出“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的主张
A.倡导“经世致用”B.批判封建君主专制
C.主张“工商皆本D.宣传西方民权思想
2021-03-06更新 | 473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高考科)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止勿贵,而积粟者闭籴,而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止勿贱,而怀金者不售,则愈益贱。”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
A.实行农商并举的经济政策B.加强政府调控平抑粮食价格
C.征收工商税减轻农民负担D.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商品流通
2021-02-20更新 | 528次组卷 | 60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安达市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明清之际的某一思想家认为:“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这一观点主要针对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B.君主专制制度
C.闭关锁国政策D.土地兼并现象
8 . 有学者指出∶"王夫之以他对《易经》的疏论为本,申论万物之道'皆须在具体的情境里寻求。……世事若是有道,就不必去管相应的普遍之道。'"该学者意在说明王夫之
A.将《易经》作为儒家经典的根本B.以传统儒学为依托探求社会新知
C.摒弃传统权威开创文化新局面D.强调儒家经典在新情势下的地位
9 . “今日之日月,非用昨日之明也。今岁之寒暑,非用昔岁之气也。……是以知其富有者,惟其日新,斯日月贞明而寒暑贞盛也。”持这种观点的思想家是
A.王阳明B.李贽C.顾炎武D.王夫之
2020-12-05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宁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如图所示的是明末清初的三位思想家,他们言论的共同之处是
A.抨击程朱理学B.反对君主专制
C.倡导民主和自由D.倡导经世致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