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玮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二   直到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社会经济中能够直接应用机器生产的棉纺织工场微不足道,棉纺织业的工业化,还缺乏可资利用的现存的手工业基础。民族机器棉纺织业的纱锭数,截至1895年底止,“共为197396枚,工作纱锭162396枚,布机累积数4008台,工作布机3550台”。1895年后,机器棉纺织业成为华商投资设厂热潮的重点。据统计,“至民国2年(1913),中国全国华洋各厂共有纱锭982812枚,其中华商651676枚,日商233448枚。全国布机9389台,其中华商4633台,日商3546台,英商1210台”。日商与英商数量呈下降趋势。……这些经济的发展使民族资本家和产业工人数量增加,为救亡图存运动积蓄了力量。

——摘引自《中国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二元模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棉纺织业生产方式的变化,并说明近代棉纺织业发展的影响。
2023-03-08更新 | 313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我国古代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下列哪种经济部门(       
A.农业B.商业C.官营手工业D.民营手工业
2022-09-04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根据彭雨新等主编的《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介绍,明朝前期土地开垦时……边境军粮供应紧张,商人将游民编成“堡伍”,给游民提供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并监督他们生产,所开垦的荒地便成为商人所有的产业。这则材料可以反映出当时
A.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一些近代化的因素
B.明朝的中央集权体制遭到严重破坏
C.政府放弃重农抑商的政策
D.商人的主要经营领域转移到农业
2022-04-03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六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4 . 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描写的苏州盛泽镇上的施复夫妇,靠养蚕织绸生活,本是小户人家。他们织出的绸缎光彩润泽,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人们争相购买。几年后他们买了两所大房子和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施复夫妇意再添织机两百台,然官府不允,屡次扩资,均被压制。施复又请来船户,打造远洋帆船,意欲出海牟利,却反被官衙以勾结海盗的罪名强行收押。这个故事所反映的明代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有
①明代丝织业中已有了雇佣生产特征        ②中国经济日益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③手工业者受观念影响缺乏进取精神        ④朝廷的抑商政策不利于资本的原始积累
A.①④B.①②④C.②③D.①②③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清代全史》叙述:杭州人张瀚的祖先在成化末年(明朝)购织机一张,从事纺织业,忻织泞布精良,“每一下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该材料反映
A.私营纺织作坊兴起B.抑商政策出现松动
C.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D.自然经济走向解体
2021-11-07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明朝中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学术界称之为“资本主义萌芽”。
2021-09-03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启蒙使人认识到:没有公民法律,人就没办法保障其生活,也没有办法享受其生活。

如果还没有引入社会契约以及随着而引入的君臣关系,那么人就不会拥有这一切。如果对自由的限制必需来自每一个理性的规则,因此也来自国家的法律,那么那些限制必然也为公共福利和个人福利所求,这样,每一个理性的人必须愿意忍受那些限制。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二   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材料一体现了启蒙运动中的哪些主张?
(2)列出中国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的主要代表及共同思想主张。(要求列两位思想家)
(3)材料二中“新的经济形态”是什么?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021-08-30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史实最能说明这一论点的是
A.种植土豆等农作物,农产品产量大幅提高
B.世界白银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C.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有较大进步
D.苏州丝织业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的现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古代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干扰的情况下,自耕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生活比较稳定,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但它又非常脆弱,因其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   “若无产者,赴逐雇倩(请),抑心殚力,计岁而受值者,曰长工;计时而受值者,曰短工;计日而受值者,曰忙工”。这些长工、短工、忙工已把劳动力当作商品支配,换取报酬。

——摘编自《震泽县志》

材料三   《户部则例》规定:“关税短缺令现任官赔缴。”为抑制民间商业活动,清王朝广设钞关,重征商税。有偷越关卡及偷漏税者,客商依律治罪,地方官一并议处。《大清律例·户律·课程》规定:“不纳课程者,笞五十,物货一半入官。”这些规定及税吏法外肆意勒索,使商人们视关卡为畏途。

——摘编自《中国法制史》

材料四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在中国的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

——摘编自《中国全史·商贾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
(2)材料二中“计日而受值”指的是一种什么劳动关系?这种关系的实质是什么?
(3)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醒世恒言》叙述:明朝浙江淳安县的一个小地主,依靠仆人贩售漆油等物品,致富数千金,于是购置田产,居为大地主。又有苏州王宪,出生于大地主家庭,经营了一个玉器店铺,更富裕了。

材料二   《清代全史》叙述:杭州人张瀚的祖先在成化末年(明朝)购织机一张从事纺织,忻织泞布精良,“每一下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

材料三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以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摘选自《中国全史·商贾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二提及的人物从事的经济活动有哪几种?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阻碍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