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城市的发展折射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如图为唐朝长安城东市、西市示意图。


(注:市署为政府管理商业的机构,常平仓、平准署是隶属中央的派驻机构,邸店是专供商人存货、交易和居住的地方。)

材料二   北宋时期商业空前繁荣。都城东京自州桥“出朱崔门(内城正南门)直至龙津桥是主要的饮食业中心之一。城内著名的酒楼丰乐楼“三层相高,五楼相向”:“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营业。内城的“南通一巷谓之界身,并是金钱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至千万。以东街北日潘楼酒店,其下每日自五更市合,买卖衣物、书画、珍玩、犀玉。“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各种货物皆有。

——改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使许多耕地可改种棉花、蚕桑等经济作物在松江府,妇女们“晨抱棉纱入市,马木棉花以机籽轧轧有通宵不寐者”,催生枫泾镇成为棉纺业专业市镇。随着工商业市镇的勃兴,由中小人和手工业者构成的市民阶层形成,明代阶级结构发生新变化。

——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长安城内东西两市布局的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城市商业繁荣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归纳明朝中后期经济领域出现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021-12-10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中国古代商业和城市在重农抑商的大环境下,仍然得到了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唐以后,扩大市场、突破旧的坊市分离制度的限制已成为不可通制的趋势。其表现为市附近的里坊内开设店肆和作坊,如长安城的中宣坊、延寿坊都相继设店肆。至晚唐,更出现了夜市,打破了宵禁的规定。里坊内也经常出现穿坊墙而对街开门的情况。隋唐时期,城市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不仅行、肆、店等直接经营买卖的行业繁荣,而且一些为商业服务的辅助性组织及业务也开始兴起都市群,进而构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商业网。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   下图为明朝后期国内市场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唐以后城市发展的新变化。
(2)根据材料二,谈谈明朝后期商业发展的新特色,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图为西班牙主导的横跨太平洋的“马尼拉大帆船航线”示意图。当时这条航线上运销的主要商品包括(     

①瓷器               ②黑奴               ③丝绸            ④白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 . 如图为清朝晋商商路示意图,依据此图能够说明
A.政治中心北移导致经济格局变化B.晋商主要得益于丝路起点这一地理优势
C.晋商初步形成传统市场体系网络D.自然经济造成清代南北之间的商业对峙
2020-04-26更新 | 122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伊春市伊美区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明清时期晋商行商路线示意图。该图反映出

A.明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B.山西成为全国商贸中心
C.跨区域间长途贩运发达
D.晋商垄断全国商业贸易
2019-09-03更新 | 333次组卷 | 8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芮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