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孔子主张“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顾炎武提出“政教风俗苟非尽善,即许庶人之议矣”;顾炎武这一主张(     
A.推动了早期启蒙思想兴起B.彻底打破孔子的思想权威
C.对传统儒学的继承和发展D.背离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明末,顾炎武提出了“为天子为百姓之心,不如自为”的经营思想。他以徽商为例,认为其勤俭经营的目的不只是克制私欲达到一定的修为,而是追求利益,并肯定了这种欲望。这表明顾炎武(     
A.旨在抨击君主专制B.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
C.代表资产阶级利益D.深受社会各阶层认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顾炎武指出:“今天下之大患,莫大乎贫。”“古之人君,未尝讳言财也。……民得其利,则财源通而有益于官;官专其利,则财源塞而必损于民。”认为自万历中期以来,正是由于“为人上者”只图“求利”,导致“民生愈贫,国计亦愈窘”的局面。这体现出顾炎武(     
A.倡导学以致用B.推崇民本思想C.主张均分财富D.强调居安思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顾炎武不仅为徽商歌功颂德,将“商贾”跟“豪杰之士”和“古之君子”相提并论,他还曾亲自“下海”经商。他批判“有公而无私”之论,认为对人的自私自利之心,“先王弗为之禁,非惟弗禁,且从而恤之”。这反映出他
A.有浓厚的重商意识B.具有一定的民主思想
C.反对封建等级观念D.支持百姓利己的行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顾炎武认为不识经术,不通古今算不得文人,文人要博古通今识经术,要做实实在在的学问,不写华而不实的表面文章,写文章要言之有物,要针对于时政利弊。这说明,顾炎武
A.倡导经世致用B.重视社会实践
C.批评文人浮夸D.抨击政治腐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顾炎武曰:“人之为学,不曰进则曰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觉。……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溶于天下。”同时主张“君子博学于文,自身而至于家国天下”。据此可知,顾炎武
A.具有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的观念B.着力满足市民的文化诉求
C.力图推动知识分子改变价值取向D.注重探讨和解决现实问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提倡以史为鉴,将学术研究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由此而形成的思想是(       )
A.经世致用B.工商皆本C.民主科学D.重农抑商
9 . 顾炎武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黄宗羲也说:“扶危定倾之心,吾身一日可以未死,吾力一丝有所未尽。”这说明他们都
A.反对君主专制B.反对宋明理学
C.提倡公平法治D.以天下为己任
2020-11-17更新 | 221次组卷 | 54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下表是黄宗羲、顾炎武与王夫之的相关言论。
“儒者之学,经天纬地”,学者“不为迂腐,必兼读史,读史不多,无以证理之变化”全望祖《梨洲先生神道碑文》
“君子之为学”,“凡文不关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以求“明学术,正人,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顾炎武《亭林文集》卷四
“经世之大略”,“所贵乎史者,述往以未来者师也,为史者,记载徒繁,而经世之大略不著,后人欲得其得失之枢机以效法之无由也,则恶用史为”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六

这说明三人都(  )
A.推崇格物致知B.主张以史为鉴
C.关注社会现实D.强调知行合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