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2022·江苏·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1 . 黄宗羲的学问和品行堪为楷模,后人敬仰其学行,屡有纪念之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吾邑号称文献之邦,代有名贤,社祭相望,独至黄宗羲先生,尚无专祠,无以崇礼先哲、讽励人民也。先生言“天下为主,君为客”,近人目之为东方卢梭。其为学也,上承阳明,知行合一;于经史历数之学,无不贯通。观乎方志之传记,著述之留遗,盖可想见其为人焉。查黄公学行风节,卓绝千古,晚清之季,从祀文庙。姚邑为公故里,理应设立专祠。

——摘编自《余姚知事请建先贤祠宇》(1917年)

材料二县长林泽,为崇敬先贤起见,特发起组织黄社。黄宗羲先生道德文史,彪炳千秋,明社既倾,力谋匡复,其悲愤忠义之气,充塞宇内。当此学术衰歇、民气消沉之际,极宜集社崇奉,以资表扬,而昭激励。

——摘编自《余姚县长发起组织黄社》(1936年)


(1)据材料概括黄宗羲的学行表现,指出当地人了解其学行的途径。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地方官倡导纪念黄宗羲的动机及其时代背景。
2022-11-27更新 | 1868次组卷 | 13卷引用:微专题03民本与崇德:古代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重点提炼】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10个微专题(新教材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黄宗羲强调“学问之道,以各人自用得着者为真”,批评那些不读书的心学家和读死书的理学家“天崩地解,落然无与吾事”。 同时,他认为“致良知”的“致”字即是“行”字,“致良知”便成了“行良知”。由此可见,黄宗羲
A.强调读书目的是探究万物B.否定了王阳明的心学思想
C.注重伦理道德的教化功能D.具有明显的经世致用意识
2022-05-09更新 | 1546次组卷 | 19卷引用: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帮课堂】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讲义(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中国古代有位思想家在论及君臣关系时说,“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该思想家还提出
A.“愚夫愚妇与圣人同”B.“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C.“天地之化日新”D."天下为主,君为客”
2022-01-12更新 | 3642次组卷 | 28卷引用:三年(2021-2023)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3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20-21高二上·山东滨州·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明夷待访录》载:“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这一论述表明该书作者
A.主张废除宰相制B.倡导无为而治
C.倾向于限制君权D.反对王位世袭
2020-10-05更新 | 5320次组卷 | 49卷引用:纲要上第14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0·山东·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黄宗羲提出,古代圣王倡行“崇本抑末”,其中“抑末”是指禁绝与巫蛊、奇技淫巧等相关的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而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皆属本业。他作出这一论断旨在
A.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B.论证变革经济政策的合理性
C.宣扬经世致用思想D.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2020-07-11更新 | 7909次组卷 | 85卷引用:专题02目的意图类选择题-高考历史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子曾说“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未熹认为,就那些对待臣下态度非常恶劣的君主而言,“寇仇之报,不亦宜乎?”但朱熹强调孟子的说法只是一种要求君主礼遇臣下的警示之语,并非表示臣下可以真正对君“不忠”。在君臣之义上,朱熹指出:“父子之仁,君臣之义,莫非天赋之本然,民彝之固有;彼乃独以父子为自然,而谓臣之相属,特出于事势之不得已,夫岂然哉!”

——编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

材料二   在黄宗羲看来,君和臣的目的都是为了万民的忧乐,其关系应是“名异(具体位置不同)而实同(担负共同职责)”的平等关系。父子之间的关系是无法选择的,无父则无子,因此应该孝敬父亲。君和臣之间并没有命定的血缘关系,将两者联结到一起的是他们治理天下的着职责,臣下与君主是可以相互选择的,这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两者之同的血缘,而是天下万民的公利,臣下与君主在目标一致时才会合作。

——摘编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朱熹与黄宗羲君臣观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种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并分别指出其历史价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