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据明代《黄溪志》记载的当地食俗显示,当地佣工“极贪口腹”,甚至会因伙食问题另谋他处,为此雇主向佣工提供的肴馔必须包含“鲜味”,每遇节候,“肴馔更为丰盛”,从而带动了鱼虾的畅销和交易的活跃,“故市中卖鱼虾极早,迟则不可得”.这反映出当地(     
A.雇工政治地位提高B.社会风气的恶化
C.商业管理日益规范D.市场化水平较高
2023-02-01更新 | 554次组卷 | 8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彩虹学校南校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强化训练(四)历史试题
2 . 丝绸生产中如纺织、养蚕、种桑等工序一直是妇女的工作,男性主要负责耕种土地。到了16世纪,江南地区的养蚕由家庭作业跃升为地区作业,除了妇女仍然为生产蚕茧而忙碌外,男性也在纺车前工作。这表明当时
A.妇女的社会经济地位显著提升B.民营手工业的经营模式发生变革
C.市场扩大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D.农业经营以自由雇佣劳动为基础
3 . 明万历年间松江府富豪潘允端的日记显示,从粮食种植、水利兴修、花木栽培、蔬菜培育到购买农具,出售产品、发放工资等各种农庄生产、管理事务,他都全部参与。这反映了当时
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B.生态农业已具规模
C.农业经营方式革新D.租佃关系较为成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清代手工业中合伙制在各行业普遍出现,但资金运行方式周期短,不稳定,各类合伙协议通常都规定,在收益中扣除工本、公费等项后.其余全部分完,不留企业积累,企业再生产的资金,需一要合伙人按协议再次商议。这一现象
A.延缓了新经济形式的萌发B.制约了手工业的发展演进
C.迫使政府改变了抑商政策D.反映出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