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列强对“领事裁判权”的获得说明中国司法主权遭到破坏。
2 . 1841年5月,英军炮轰广州,奕山派广州知府于保纯向英军求和,并与英方代表义律签署停战协定《广州和约》,规定“所有外省清军六日内退出广州城60里以外,赔款600万元。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B.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C.列强侵略势力渗透到中国内地D.中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近代史不仅是屈辱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斗的历史。所谓屈辱主要体现在历史的“沉沦”时期,所谓奋斗,主要体现在历史的“上升”时期。这不是说历史的“沉沦”时期没有奋斗,那个时期中国人民有过不少次的奋斗,但是,由于觉醒程度不够,物质力量不够,斗争经验不够,那时候中国人民的奋斗还不足以制止中国社会的“沉沦”;在历史的“上升”时期,不是没有屈辱,但由于中国人民空前的民族觉醒和空前的艰苦奋斗,终于制止了帝国主义使中国滑向殖民地的企图,中国社会避免了继续“沉沦”。


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一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

——摘编自张海鹏翟金懿《简明中国近代史读本》


根据材料,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述清晰。)
4 . 有学者指出,这场战争“是近代中西碰撞过程中的首次国际战争,是陷中国社会于半殖民地半封建深渊的战争……中国社会开始步入近代”。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B.中法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22-03-09更新 | 448次组卷 | 10卷引用: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单元测试)-高中历史备课精品导学案+单元测试(中外历史纲要上)【北京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为鸦片战争后清朝地方外交权的演化过程示意图,这反映出,清朝

A.中央集权受到冲击B.外交出现制度性的变化
C.地方权力持续扩大D.积极开展独立自主外交
2022-03-01更新 | 29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7月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6 .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8 .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B.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C.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D.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2021-08-05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迎考练习卷(一)历史试题
9 . 下面是某学生在学习了《两次鸦片战争》一课后所做的总结。其中④属于
由于两次鸦片战争失败①,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②,内容包括割让领土、开放通商口岸等③。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④
A.历史原因B.历史事实C.历史过程D.历史结论
10 . 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坐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也。”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A.协定关税B.领事裁判权
C.片面最惠国待遇D.通商口岸传教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