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据《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至道光十三年(1833年),英国输华商品总值年平均额由47万余两增加到732万余两,增加了15.6倍。英国从中国输入商品总值年平均额由97万余两增加到995万余两,增加了10.26倍。这反映出
A.“海禁”政策未得到有效执行B.白银大量外流造成社会动荡
C.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于英国D.闭关锁国下外贸仍较快发展
2020-11-20更新 | 426次组卷 | 26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1833 年,江苏发生严重水灾,林则徐请求朝廷拨款赈灾,强调“多宽一分追呼,即多培一分元气”,只有“纾民力,培元气”,才能“安贫保富”。这体现了林则徐
A.“藏富于民”的经济思想B.“师夷长技”的国家意识
C.“反帝反封”的爱国思想D.“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
3 . 英国的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支持英国对华发动正义的战争B.为英国发动战争作辩护
C.未看到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D.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
2019-12-18更新 | 328次组卷 | 35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4 . 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的海关税很低,但是官吏所加的陋规极其繁重,连正税也要收货价的20%,且外国人每次纳税都经过一种讲价式的交涉。此现象说明
A.国人对列强有着高度的警惕
B.传统体制不能适应当时社会剧变
C.自然经济具有顽强的抵抗力
D.低关税有利于列强商品在华畅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致信英国女王,表示相信英国政府是受到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欺骗而走上歧途,恳请她制止鸦片贸易。这表明林则徐( )
A.希望以和平方式实现禁烟B.希望扩大中英正常贸易
C.开展禁烟得到了英王认可D.对英国的政治了如指掌
2016-11-27更新 | 771次组卷 | 29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