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1832年,英国船只“阿美士德”号由澳门北上侦查中国沿海。他们在停留上海的7天中发现,有400艘从100吨到400吨不等的船只,装载大豆、面粉,从天津、奉天开来;从福建、台湾、广东,以及越南、暹罗等地开来的船每天有三四十艘之多。据此推断,当时(       
A.传统朝贡贸易体系解体B.上海成为外贸中心
C.新的商业经营方式出现D.英国觊觎中国市场
2 .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由此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图是关于鸦片战争爆发的思维导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林则徐虎门硝烟是战争根源B.英国工业革命成效不明显
C.英国发动这场战争是必然的D.中国推行积极的贸易政策
3 . 1833年英国第一任驻华商务总监督约翰·律劳卑前往中国,他的主要使命是设法将英国商业扩展到广州以外的其他地区。这说明,英国对中国政策的主要目标是(     
A.获取战争赔款B.打开中国市场C.割占中国领土D.控制中国海关
2022-12-04更新 | 718次组卷 | 15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清政府规定白银是清朝的法定货币,与铜钱兼用,完粮纳税须用白银支付。据统计,18世纪末一两白银换铜钱一千文左右,而到19世纪30年代后期,一两白银可换铜钱上涨到一千六七百文。这一状况的出现
A.导致了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B.根源于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
C.加重了中国劳动人民的负担D.将改善中国外贸的不利局面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道光十九年,林则徐在虎门收缴鸦片时曾作出论断:“即其(英国)船坚炮利,亦只能取胜于外洋,而不能施技于内港。……即除却鸦片一项,专做正经买卖,彼亦断不肯舍此马头。”据此可知,林则徐
A.错误判断了战争形势B.高度肯定了清军实力
C.客观分析了战争诱因D.积极践行了商战理念
6 .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规定到广州的洋人不得在江中划船取乐。每月中有3天可以结伴在通事(翻译人员)护送下到花园游散,通事对他们的一切行为要负完全责任,他们买货必须由行商经手。在规定季节之后,洋人不得逗留广州。由此可见
A.通事阻碍了中外经济交流B.政府限制华洋接触
C.清政府国家主权意识萌发D.闭关锁国政策有名无实
7 . 马克思指出:“数百万(小农)家庭……的生活方式、利益和受教育程度……就这一点而言,他们是一个阶级。而各个小农彼此间只存在地域的联系,他们利益的同一性并不使他们彼此间形成共同关系,形成全国性的联系,形成自己的政治组织,就这一点而言,他们又不是一个阶级。”马克思在这里想要说明的是(  )。
A.小农经济的分散性特点B.小农不能划分到阶级中
C.小农国家意识比较淡薄D.小农应当建立政治组织
2021-03-08更新 | 82次组卷 | 18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练习考试历史试题
8 . 关于鸦片战争的起因,有西方学者认为“因为傲慢的清政府不肯在相互平等基础上与英国建立贸易关系,拒绝平等交往,故只有让英国来承担终结中国排外政策之使命。”该观点
A.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B.指出了清朝士大夫阶层的傲慢与无知
C.抹杀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实质D.旨在说中英不平等贸易责任方在英国
9 . 英国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是蓄谋已久的。1793年马戛尔尼访华,1816年阿美士德访华均对清王朝进行了试探,但是清王朝并没有对此有所警觉。到1837年中英形势日趋紧张,但是清政府内部仍然认为中国的茶叶和大黄为英国的必需品,只要断了贸易就可以制服英国。这反映清政府(     
A.盲目自大不知敌情B.利用闭关锁国对付敌人
C.重视发展对外贸易D.对当时的英国认识全面
10 . 某学者认为,鸦片显然只是这场战争的直接原因而非根本原因,由于中西方对国际关系、贸易和司法管辖的观念大相径庭,即使没有鸦片,双方之间的冲突也照样会爆发。在该学者看来
A.鸦片战争与鸦片没有关系B.观念差异直接导致战争
C.鸦片战争爆发具有必然性D.重农抑商引发鸦片战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