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日本学者宫崎市定曾经说,讨论帝国的衰落,往往有不同的途径。如果把道义颓废、政治腐败作为帝国灭亡的原因,是道德史观;把阶级斗争激化,统治阶级应对错误看成帝国灭亡的原因,是阶级史观或革命史观,若将经济萧条,人民穷困作为帝国衰落的原因,是经济史观。当然,说到十八世纪的帝国衰落,还有一种是归咎于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侵略,这是现代反帝反封建的民族史观。不过,我们讨论全球史背景下的十八世纪中国的衰落,其实,可能需要更复杂的历史背景分析。

——摘编自葛兆光《“漫长的十八世纪”与“盛世背后的危机”》


运用唯物史观并结合具体史实,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的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 . 道光十三年(1833年),两江总督和江苏巡抚向道光帝联名上《查议银昂钱贱除弊便民事宜疏》,痛陈银贵(铜)钱贱的流弊,提议“银钱官铸”。这一奏疏出台的主要背景是(     
A.朝贡贸易逐渐萎缩B.白银成为法定货币
C.鸦片走私日益猖獗D.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以前,中国茶叶贸易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茶叶不仅是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必需品,而且曾经是一种战略物资,长期受到政府的掌控。但从清中期开始,延续了一千余年的传统茶叶市场已经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突出表现为:第一、传统的茶马市场衰落下去了,政府对茶叶市场的控制逐渐放松,市场自身调剂的力量越来越强,这为茶叶市场的进一步繁荣提供了条件。第二、国外茶叶市场的重要性愈来愈突显,18世纪是中国茶叶走向世界的关键时期。

——摘编自仲伟民《茶叶与鸦片:十九世纪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

材料二   茶叶最初在伦敦上市时,每磅价格高达3英镑10先令。茶叶价格的大幅下降始于18世纪30年代。到18世纪末,英国社会各阶层,无论性别和老幼,平均每人每年的茶叶消费量超过了1磅。英国国内每年对茶的需求量大幅攀升,但白银的数量不够支付茶叶费用。茶叶危机就这样产生了。

——摘编自【英】艾伦·麦克法兰等《绿色黄金:茶叶帝国》

材料三   1876年后,中国茶叶出口开始出现不景气,突出表现是量增价减。尤其是在18771888年,出口量增加很快,但因为受到印度、锡兰和日本茶叶出口的影响,中国茶出口价格迅速跌落,而且对英国的出口开始减少。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茶叶消费增加的部分几乎全是印度茶,华茶增加微乎其微。“这是华茶在英国的前途将更趋黯淡的一个征兆”。

——摘编自仲伟民《茶叶与鸦片:十九世纪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中期以来中国传统茶叶市场发生根本性变化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应对茶叶危机的举措。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茶叶出口量下降对中国的消极影响。
2024-03-26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八次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4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有可能认为
A.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B.侵略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
C.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D.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
2020-05-12更新 | 977次组卷 | 114卷引用:2012-201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鸦片战争发生的背景不包括                                 
A.资本主义迅猛发展B.西方列强急需市场原料
C.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D.中国完全半殖民化
7 . 如表所示为1760-1833年英国对华贸易统计(单位:两)。这可用于解释(     
时间输出输入逆差
1760年470000970000500000
1833年733000099500002620000
A.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B.中国经济制度的优越性
C.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D.英国社会生产力的落后
2023-12-14更新 | 128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华·伊高中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树的国家。到唐朝时,我国茶树栽培已扩展到长江流域及其南北各地,饮茶之风遍及全国。唐朝的茶文化包含了和谐、中庸的思想,强调饮茶自修内省和超然物外的审美境界追求。宋朝《东京梦华录》记载,“朱雀门外……东西两教坊(掌宫中教习音乐的官署),余皆居民或茶坊。”

——摘编自张福新《茶文化》

材料二 下面为近代前后中国茶叶产销情况统计表(单位:万担)。

时间产量内销外销
1832—1837年(平均)260.520060.5
1861年312.5202.5110
1871年409.5202.5207
1886年567.46205362.46

——据陈慈玉《近代中国茶业之发展》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时期饮茶之风兴盛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以来中国茶叶销量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024-04-13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料一   “伊顿先生,请您帮我在澳门买一把能冲泡最好品种茶叶的茶壶……”

——1615年东印度公司驻日本长崎平户岛代表威廉汉姆写给同事伊顿的信

史料二   那种为所有医师所认可的极佳的中国饮料,中国人称其为茶(Tcha),其他国家则称为Tay或者Tee。在伦敦皇家交易所附近的斯威汀斯一润茨街上的“苏丹王妃”咖啡馆有售。

——1658年伦敦《政治公报》刊登的广告

史料三   930日茶二磅二盎司供皇室用……价格为42先令(注:当时英国一个农夫的工资每年不超过3英镑)。

——1664年东印度公司献给英国国王查理二世的贡品账目

材料二   东印度公司直到1669年开始大规模的开展定期茶叶进口贸易,重量为143磅,1670年运进79磅,两宗都是从万丹购得。荷兰于1682年占领爪哇万丹地区并逐出英国在该地区的势力,向英国东印度公司关闭港口。这导致英国茶叶进口数量也时有时无。康熙时台湾收复后,东印度公司几经尝试才获得清政府允许在厦门进行贸易。据统计从16691699年间英国东印度公司进口茶叶的总量共计18万磅左右,平均每年有6000磅的进口量。

——摘编自宫珏《英属印度茶业的发展及影响研究(1830—1945)》

(1)根据材料一中的三则史料探究中国茶叶对英传播史,指出其史料价值,并做出合理推断。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世纪中后期中国茶叶输入英国的变化,并分析上述变化出现的原因。
10 . 18世纪末至1849年中国国内银钱比价远离其正常波动的范围,形成自清朝建立以来货币流通领域内空前严重的银贵钱贱的问题,引起了清政府的高度重视。对该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大量赔款导致B.原因在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C.促进了中国国内民族工业的发展D.原因在于西方工业品在华的大量销售
2023-12-23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 云南省保山市BC类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