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840年8月递交到英国国会两院的请愿书表明:1839年9月至1840年5月之间,伦敦东印度协会,伦敦、格拉斯哥、里兹、利物浦、不来本及不列斯脱各地的商会都一致敦促政府对中国“作出强硬而有力的行动”。这一材料的史料价值在于(     
A.证明英国政府极力为发动战争寻找借口
B.为揭示战争的目的和性质提供史实佐证
C.表明民间力量在推动战争方面作用突出
D.说明商业资产阶级为推动战争制造舆论
20-21高三上·广东·阶段练习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马克思、恩格斯对两次鸦片战争的论述在1830年以前,中国人在对外贸易上经常是出超,白银不断地从印度、不列颠和美国向中国输出。从1833年,特别是1840年以来,由中国向印度输出的白银,几乎使天朝帝国的银源有枯竭的危险,因此皇帝下诏严禁鸦片贸易,结果引起了比他的诏书更有力的反抗。

——摘编自《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英国人在克服了这些困难,逼近镇江城的时候,才充分认识到:驻防旗兵虽然不通兵法,可是绝不缺乏勇敢和锐气。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遇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

——摘编自《英人对华的新远征》

划艇“亚罗号”所借以取得船籍登记证的那个法令,不过是一张废纸。然而即使依照这张不值一文的废纸,“亚罗号”也得不到它的保护,因为这只船已违背它所规定的条件,船的执照已经期满。可见,挑起冲突的法律根据不能成立。

——摘编自《议会关于对华军事行动的辩论》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两次鸦片战争有哪些史料价值。
2021-04-19更新 | 16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2021学年学科网大联考高三11月历史试题(广东卷)
3 . 如图是英国漫画家吉尔雷创作的漫画《在北京朝廷接见外交使团》,该画于1792年9月出版,经常被引用以形容中国乾隆皇帝面对单膝跪地的马戛尔尼时高傲、自大、不屑的样子。而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发生在1793年,且单膝跪地是当时欧洲王宫标准的觐见礼。这表明(  )

A.历史解释决定历史存在B.史料实证影响历史存在
C.历史认知应具备前瞻性D.史料实证需要严谨客观
2022-06-26更新 | 1111次组卷 | 15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2022届高三4月模拟历史试题
4 . 英国人马尔丁说:“鸦片贩卖者腐化了、降低了和毁坏了不幸福的人底精神生活,而且还毒杀了他们的身体。鸦片贩卖者时时刻刻向贪欲无厌的吃人神贡献新的牺牲品,而充当凶手的英国人和服毒自杀的华人,就彼此竞争,向吃人神的祭台上贡献牺牲品。”这段史料无法论证(     
A.鸦片贸易的非正义性B.虎门销烟的必要性
C.鸦片对国人的危害性D.鸦片战争的必然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39年,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给首相的机密信中提到:“……鄙见以为中国方面这次可耻 的挑衅行为,乃是对于过去所受一切损害取得补偿的最好理由,这是把帝国商务安放在稳固而广 阔的基础之上的最有希望的机会……”这一史料可以印证
A.英国实现了对华的资本输出B.中英鸦片战争的实质
C.鸦片战争爆发根源在于禁烟D.清政府率先发动战争
2021-05-20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1793年,英国政府派遣马戛尔尼为首的外交使团来华,按照中国的礼节,马戛尔尼觐见乾隆皇帝时应行跪拜礼,但他坚决反对这样做。最终,英使究竟行的何种礼节,中英双方有不同记载。英方的记载是,马戛尔尼行觐见英王的礼仪,一足跪地,但免除拉皇帝的手亲吻的动作。而主管外务的和珅在奏折中说,“该贡使等向上行三跪九叩头礼毕”。对此分析最为合理的是
A.两种记载相互冲突,要尽可能详细的占有史料,才能去伪存真
B.书写者会因立场、动机不同而描述各异,说明历史真相是不可能被客观还原的
C.和珅的奏折是第一手史料,直接反映了当时、当事人所见,更能反映历史真相
D.英国已进入工业文明,实力强大,和珅有美化统治者的嫌疑,英方的记载更为可信
2022-03-16更新 | 28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高考科目考试适应性考试(6月)历史试题
7 . 史料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历史重要依据和基础。下面两幅图片可以用来研究(     
A.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B.鸦片战争的过程
C.鸦片战争与近代化D.鸦片战争的结果
2022-04-06更新 | 88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反侵略、民主的历史,解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0年春英国议会在辩论中国对中国的出兵是否合理的问题时,“反对派拒绝支持以一种恶毒的、有伤道德的交易而进行战争”,反对政府的政策。

材料二:1840年3月,英国对华棉织品出口商、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维卡在致英国首相巴麦尊的信中说:“是他们自己陷入了错误的处境,逼得我们不得不走上为国家所受的侮辱,为个人所受的委屈要求补偿的地步。如果曲解理由与正义的观念,现在我们不去为我们和他们之间商务关系上的合理利益而采取被迫采取的态度,这种想法就太唐吉·坷德了。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棉织品)的扩张程度将士不可估量的。”

——《英国资产阶级纺织利益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史料》


(1)材料一中的“反对派”为何反对政府的政策?(不得摘抄原文)
(2)根据材料二,概括莫克·维卡表达的主要观点。
2021-01-0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万宁市北师大万宁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1839年11月,穿鼻海战结束后,中英双方各执一词。林则徐奏称英舰率先开炮,受创后逃跑,清军没有追击。而义律给英国政府的报告则称英舰被围后向清军发起进攻,清军3艘船被击沉,1艘爆炸,多艘明显进水后撤退。这表明
A.历史事实具有不确定性B.英官方文献报告更可信
C.鸦片战争爆发时间有误D.利用史料需辨析其来源
2021-12-15更新 | 20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2届高三11月阶段测试(期中)文综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93年,英国使臣马夏尔尼离开北京前起草了一份信件,将英国政府及东印度公司委托他向中国政府提出的要求转达给乾隆皇帝。要求(摘录)如下:请…允许英国商人在北京设一洋行,买卖货物。

请…划一未经设防之小岛,归英国商人使用,以便英国商船到彼即行收歇,存放切货物,且可居住商人。

请于广州附近得一同样之权利,且听英国商人自由往来,不加禁止。凡英国商货自澳门运往广州者,请特别优待,赐予免税。此外,还提出允许英国在华自由传教的要求。

——马戛尔尼著《乾隆英使觐见记》

材料二   乾隆皇帝收到马戛尔尼的信件后,随即颁发敕谕,答复(摘录)如下: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京城为万方拱寂之区,体制森严,法令整肃,从无外藩人等在京城开设洋行之事,是尔国欲在京城立行之事,必不可行。天朝尺土皆归版籍,疆址森然,即岛屿沙洲,亦必界分疆,各有专属…此事尤不便准行。至于夷商等出入往来…若竟毫无限制,恐内地民人与尔国夷人间有争论……核之事理,自应仍照定例。夷商贸易往来纳税,皆有定则。西洋各国均属相同…惟应照例公平抽收,与别国体办理。天朝自开辟以来,圣帝明王垂教创法,四方亿兆,率由有素,不敢惑于异说…华夷之辨甚严,今尔国使臣之意欲任听夷人传教,尤属不可若尔国王任从夷商将货船驶至浙江、天津欲求上岸交易,天朝法制森严,各处守土文武属遵功令…定当立即驱逐出洋。

——《英使马戛尔尼访华档案史料江编(军机处)上谕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马戛尔尼提出的要求”和“乾隆皇帝的敕谕答复”分别作出合理解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