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下图反映了某一时期英国向中国输入的鸦片量激增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在对英贸易中处于入超地位B.英国的对华贸易找不到通商口岸
C.英国的工业革命在中国无人知晓D.中国的自然经济排斥英国的商品
2022-02-13更新 | 150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有可能认为
A.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B.侵略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
C.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D.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
2020-05-12更新 | 978次组卷 | 114卷引用:2012-201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输入中国鸦片数量表(万箱)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的中英贸易(万英镑)


材料三   1773年,第一任印度总督哈斯丁斯说:“鸦片不是生活必需品,而是一种有害的奢侈品,除仅仅对外贸易的目的外,这是不被容许的,明智的政府应严格限制鸦片的国内消耗。”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40年英国对华输入鸦片数量呈现何种趋势,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在1845年后,中英贸易状况有何趋势?导致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清政府为什么要开展禁烟运动。有人说“鸦片战争纯粹是林则徐偏激的禁烟运动所导致的”。你觉得这种观点正确吗?并说明理由。
2019-12-01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4 . 1810年《大清律例》首个英译本在英国出版后,欧美人主要关注有关刑事的法律规定。鸦片战争后,欧美人开始关注有关民事关系的法律规定。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欧美(     
A.插手中国司法审判B.弱化了民族优越意识
C.淡化在华政治目的D.强化了西方在华功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793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访华,在觐见乾隆皇帝时,发生了“三跪九叩礼”和“单膝下跪吻手礼”的礼仪冲突。1873年,外国公使在紫光阁以鞠躬礼觐见了同治帝,中外礼仪之争暂告一段落。这一变化体现了晚清政府(     
A.“天朝上国”迷梦苏醒B.华夷外交体制已解体
C.半殖民体制逐渐深化D.外交逐渐步入近代化
6 . 下图所示为1799—1839年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数量变化(单位:箱)。据此可知,(     
A.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B.是中英正当贸易的组成部分
C.导致了中国白银的大量外流D.推动了鸦片贸易走向合法化
2023-01-12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新高考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7 . 在鸦片贸易中,英印政府(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政府)按鸦片成本的300%税率抽税,税额总量不断上升。1792年鸦片税占到岁入的5.2%,1812年上升至7%,1822年达到10%。这一变化说明
A.中国被迫卷入世界市场B.英国工业革命加速推进
C.英印财政依赖鸦片贸易D.中英贸易愈发畸形发展
2022-05-05更新 | 254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2022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
8 . 鸦片战争前夕,英国和其他殖民主义国家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了中国,但清政府对世界形势变
化浑然不觉。请问以下鸦片战争爆发前的世界形势正确的有( )
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英、日、俄等国逐渐占据主导地位②英国社会生产力飞速增长,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越来越强烈③欧美各国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日趋激烈④美国掌握着资本主义世界霸权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021-12-31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下为中国不同时期白银与铜钱兑换比值的变化情况表。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时间1838年1842年1849年
比值1:16001:17001:2350

A.外国商品的大量输入B.非法贸易进一步发展
C.西方殖民者大肆搜刮D.阶级矛盾进一步加深
2022-05-09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汤原县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93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觐见中国乾隆皇帝,以下是当时英国的礼单和中国的回礼单:


礼单一(英国):天文仪器有天体运行仪、地球仪、望远镜、透镜、气压计等,工业设备有蒸汽机、棉纺机、梳理机和织布机,军事装备有步枪、装备有110门火炮的巨型战舰模型等。
礼单二(中国):珐琅、珍宝、玉器、漆器、花缎、画册、鼻烟壶、扇、签、普洱茶48团,茶膏9匣和各色食品等。

——据《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掀起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狂潮。但是,由于受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外国商品并没有打开中国市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实现了向中国倾销商品的愿望。1865年,在对外正当贸易中,中国第一次出现逆差。

——人教版《中国近代史》上册

材料三   茶叶在19世纪30年代每年出口5000万磅,1844年增至7000万磅,1851年达9900万磅,几乎增加了一倍。丝的出口,在鸦片战争前一般每年只有几千包,最多不过10010包,1847年增至22000多包。由于丝、茶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纷纷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1)比较礼单一、二,分别说明中英两国的外交目的和所处的历史阶段。
(2)19世纪中期,西方国家通过哪些侵略活动逐步打开中国市场,“实现了向中国倾销商品的愿望”?
(3)结合茶、丝出口变化情况,说明19世纪中期中国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联系所学,说明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