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1 . 19世纪中期,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新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市场,因此需要开拓更为广阔的殖民地。据此可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是(     
A.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B.对商品市场和原料市场的渴求
C.清政府实行闭关自守对外政策D.晚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发展落后
2023-12-29更新 | 111次组卷 | 2卷引用:组卷网·期末复习-纲要上 第五单元晚晴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知识串讲
2 . 马嘎尔尼使团访华,关于英王给乾隆的信函,英王称“增进两国之邦交,扩充两国人民之商业”,有些清朝地方官员将其称为“钦差”。乾隆闻此,甚为不满,下谕旨将使臣称为贡使,“以符体制”。这表明(     
A.英国向中国输出资本的需求B.清政府改变闭关锁国政策
C.外国使团主动表达归顺之心D.清政府固守传统外交理念
2023-12-23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3 . 乾隆二十五年至道光十五年(1760—1835年),清政府先后颁布了《防夷五事》、《民夷交易章程》等并多次修订《防范夷人章程》。这反映(     
A.外来侵略成为政府首患B.政府具有一定防范意识
C.政府绝对禁止海外贸易D.中国已落后于世界潮流
2023-12-06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近代中西方的社会转型]

材料一 工业革命发展过程中有几个阶段清晰可见,第一阶段到19世纪中叶包括棉纺织工业的、采矿业和治金业的机械化及蒸汽机的发明及其在工业和运输业中的运用。第二个阶段持续到19世纪整个下半叶它以科学在工业上更直接的应用和大规模生产技术的发展为特征。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材料二 内源性现代化和外源性现代化的差异主要取决于启动社会变迁的那些决定性因素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当时的中国经济上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与家庭手工业结合的稳固模式政治上是高度专制集权的官僚帝国丝毫不见启动社会经济转型的内部动力和物质条件。不同于中国的单一结构式的农业社会英国已经孕育出内源性现代化的基本动力和变革的前提条件……那种认为西方更多是靠对东方掠夺而发达起来的想法并不准确当时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才是起决定作用的而且它们在启动阶段是起主导作用的。

——摘编自白少飞《以大历史观看待中国的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业革命有哪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分别有什么特征。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未能产生工业革命的原因及启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30年,英国下议院对在广州从事贸易的各国商人进行调查后,得出结论说:“几乎所有出席的证人都承认,在广州做生意比在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都更加方便和容易。”这表明当时(     
A.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统治B.广州外贸有较强国际竞争力
C.政府闭关锁国政策名存实亡D.中国市场日益受到国际热捧
6 . 19世纪中期,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新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市场,开拓更为广阔的殖民地。据此可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是(     
A.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B.对商品市场和原料市场的渴求
C.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晚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发展落后
8 . 有人说:“如果不是林则徐的禁烟运动,英国资产阶级也会找另一个借口来发动战争,这是可以断言的。”《南京条约》及附件哪一条款最能反映出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意图(     
A.割占香港岛B.片面最惠国待遇C.五口通商D.赔款2100万银元
9 . 英国从1800年到1820年间,每年输入中国的鸦片在4000箱左右。以后逐渐见长,从1839年到1840年,达到3.5万箱。由此导致了(     
①英国对华的贸易逆差   ②中国白银大量外流
③中国军队战斗力下降   ④鸦片战争迅速爆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0 . 下表为鸦片战争前中英正当贸易情况表。据此可推知
表1鸦片战争前中英正当贸易情况表       单位:银两
年度英国输华总值中国输英总值中国对英国贸易盈余情况
1765-176911929152190619997704
1795-179953730155719972346957
1830-1833733502399502862615263
A.中国生产方式远优于英国B.英国工业革命成效不明显
C.中国推行积极的贸易政策D.中国传统商品仍有竞争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