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禁烟的主要方式是要求烟商完全把鸦片交出来,烟商不听令就撤退十三行的仆役,断绝接济,派兵封围十三行,广东几百年来“驭夷”的方法就是这样。清政府的禁烟举措反映了这一时期(     
A.海禁政策持续影响中国社会变革B.传统思维影响晚清官员行为模式
C.清朝政府大力支持国内禁烟运动D.天朝上国观念持续影响国人思想
2022-07-06更新 | 194次组卷 | 4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A.解释了鸦片战争的根源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2021-11-28更新 | 796次组卷 | 168卷引用:2010年内蒙古元宝山二中2011届高三补习班阶段测试文综历史卷
3 . 在鸦片战争期间,道光皇帝的态度始终处在摇摆之中,一会儿禁烟,一会儿又派人议和;一旦战事紧张起来就增派人员死守,战事稍微缓和就下令撤防,以致贻误过不少军情。这表明鸦片战争失败的重要因素是
A.中国人民觉醒程度低B.英国的战争准备充分
C.清廷国防战略的失误D.鸦片走私耗尽了财力
4 . 英国历史学家基尔南说,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访华背后发生的不是什么“文化冲突”或“礼仪之争”。或许中国政府故意设置礼仪障碍以婉拒对中国不利的要求,而英方也乐于设置礼仪障碍好以“被辱”为借口发动一场基于利益的战争。该观点
A.批评了清朝的愚昧自大B.否认中英意识形态的差异
C.揭示了中英战争的本质D.丰富了对鸦片战争的研究
2021-03-19更新 | 327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北师大鄂尔多斯附属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以下是两位当代美国历史学家关于鸦片战争的论断

上述两种观点
A.都是对历史事实的歪曲,目的是为殖民侵略者辩护
B.都没有揭示战争的实质,是“西方中心论”的体现
C.在对“根本问题”的认识上,后者的解释相对合理
D.二者都认为清政府的闭关政策导致了鸦片战争爆发
2020-07-11更新 | 1594次组卷 | 23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一位西方史学家说: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造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这一历史解释
A.指出了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B.揭露了殖民扩张的侵略本质
C.反映了强权政治和强盗逻辑D.体现了学术观点中立和统一
7 . 某些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称鸦片战争为“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为维护正常贸易而进行的,这种观点
①是错误的,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质
②是正确的,认识到战争的实质
③是为英国殖民者进行辩护
④混淆了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⑤
2019-08-13更新 | 163次组卷 | 19卷引用: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8 . 清道光末年梁廷楠(楠)撰写的《夷氛闻记》描述了英国议会决议出兵中国的场景:“顾通国商民皆不欲启衅东粤,且用兵势将加税也,议数日不决。终以众喙汹汹,人持一见,遂以求和争战两事,诣其所事罗占土神祠阄卜,将决焉,得战阄三,于是专意称兵。”该记述反映出作者对
A.鸦片战争的原因缺乏深刻认识
B.场景的描述与事实相一致
C.英国政治体制已经有相当了解
D.英国社情民意有清醒认识
9 . 19世纪前期,《澳门新闻报》载:鸦片入口,议定规银,每箱若干。这些规银系与总督衙门以及水路文武官员,唯关口所得最多。此项银两,皆预备存在英国或他国鸦片船上,以便分派。或在船上来取,或在省城交收。据此可知当时
A.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大量外流
B.虎门销烟后鸦片走私禁绝
C.清政府对西方侵略的认识不足
D.腐败统治潜伏着民族危机
2018-05-01更新 | 642次组卷 | 19卷引用:内蒙古北师大鄂尔多斯附属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英国人坚持中国人应该在平等的基础上将其国家对外开放,这个要求引起了冲突。因为中国人仍然视英国人为蛮夷,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有一个结果——发生战争。”这段话
A.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起因
B.掩盖了鸦片战争的侵略性质
C.抨击了英国的侵略政策
D.说明了中国外交观念的落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